1.流量入口对货币化能力的限制,蚂蚁金服商业逻辑总览
1.1.高频带低频,三大业务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的业务由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及创新也与其他三大块构成。年收入水平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40.71%。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主要包括商业支付、消费者提现、转账、信用卡还款,以及与信贷投资相关的金融交易等交易流水的抽成,体现为手续费收入。其中提现和信用卡还款,公司收取款项总额的0.1%;而金融交易主要存在于蚂蚁集团内部的支付结算,在合并报表上基本抵消;构成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是商业支付,指消费者在使用支付宝进行交易时,公司向商家收取的支付手续费。
年,蚂蚁集团全口径(包含商业支付、个人转账、信用卡还款,以及与信贷投资相关的金融交易等)支付流水.1万亿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数字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万亿元,公司占比高达55.27%。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包括理财科技业务、微贷科技业务、保险科技业务,实质上是通过精准数据和科技手段,为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匹配目标客户。公司主要发挥推荐和导流的作用,并不承担其中的违约风险。
而创新业务主要包括区块链和数据库服务。
1.2.蚂蚁集团利润构成与公司战略:支付业务牺牲盈利换取流量入口,平台业务是盈利来源
此外,我们可以根据蚂蚁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上披露的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依据下图不同业务线条中分子公司的构成,计算出各个业务线条的盈利情况。
根据这个计算结果,我们发现,虽然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三大业务均呈现高利润率,但营收达亿(年)、占公司收入比重43%的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部分却是负利润。这里其实就是公司为获取和留存用户而做出的牺牲。微贷、理财和保险虽然利润率高,但却是低频业务,用户难以形成使用粘性,因此需要支付这种高频工具培养使用习惯,从而支付成为了整个金融生态的入口。
但第三方支付是典型的双寡头市场,公司面对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