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他无意间的一个举动,中国人开始脱掉蓝布衫,打开了时尚大门
法国记者罗伯特·吉兰,在他所著的《六亿蚂蚁》一书中,曾这样形容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的穿衣着装:“一群群人,都像是刚从蓝墨水中洗完澡出来,一身去不掉的蓝色。”这句话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中国的服装市场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
由于思想观念禁锢、落后等原因,当时中国人普遍缺乏对时尚和服装的敏感和热度,当时中国服装市场上的服装,基本以蓝色、黑色和灰色三种颜色为主。置身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看到的是一个黑蓝灰的世界,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是步履蹒跚的老年人,无论是妙龄少女,还是家庭主妇,都穿着黑蓝灰三种颜色的服装,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蓝色的海洋。随着《六亿蚂蚁》一书的畅销,“蓝蚂蚁”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代名词。直到一个法国人的到来,这种现象才开始发生悄然改变。这个人,就是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
年,皮尔·卡丹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他也成为了第一位来到中国的欧洲服装设计师。时值冬天,天气寒冷,呵气成冰,皮尔·卡丹走在北京的街头上,一下子成为了人们注意的焦点。只见他身穿宽肩呢料大衣,围着一条深色毛线围巾,其浓浓的时尚派头,让周围穿着黑蓝灰的中国人纷纷转头凝视,而他也对中国人奇怪的穿衣感到十分疑惑。游走于一片蓝色的海洋中,皮尔·卡丹似乎嗅出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而一个大胆的念头也如灵光一闪,突然闯进了他的脑海—他要开启中国人对于时尚和审美的认知,将潮流服饰引入中国市场。
为此,皮尔·卡丹决定邀请一些时装界的名模,在北京举办一场盛大的时装演出。但是,这个活动首先要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同意才行,而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相对神秘、保守而又带有几分禁锢的国家,举办这样一场盛大的活动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可谓有点水火不容的意味。所以,尽管皮尔·卡丹反复游说了多个部门,但是这个活动始终没有获得批准,只好被他暂时搁置了起来。
年1月28日,邓小平赴美访问,期间,他的一个无意的举动,让皮尔·卡丹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也让中国的官员们得到了某些暗示。当时,邓小平大大方方地接过了两名美国女骑士送来的白色牛仔帽,然后戴在了自己头上。这就是一个*治信号—中国可以接受外来新事物,外国的东西也可以为我所用。
在这种背景下,不久,皮尔·卡丹的活动申请就被批准了。年3月10日,8位法籍模特和4位日籍模特,踏上了北京民族文化宫的T台,为人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服装演出,这也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服装表演,观看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把整个大厅围得水泄不通。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人开始认识了时尚,国人的审美悄然扭转,开始追求个性、曲线和前卫。短短几年之后,中国人一改往日蓝黑灰的穿衣着装,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红裙子、蝙蝠衫、阔腿喇叭裤等等时尚服饰。可以说,服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中国从此变得开放、包容和自由,积极与世界接轨,学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永不落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皮尔·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