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蚂蚁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昆虫了,据统计,地球上大约生存着十千万亿只蚂蚁,占据了地球动物总数的1/4。
这种体型娇小的昆虫不仅有着庞大的种群数量,还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蚂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5亿年前的白垩纪,要知道,人类的历史也不过才短短的几百万年。
于是,最近有人疑惑,和人类一样,蚂蚁也是社会性动物,而且蚂蚁的发展时间远远长于人类,既然人类能够建立起人类文明,那么蚂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高级文明吗?
什么是文明?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清楚“文明”是什么,到底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一种文明?
根据维基百科定义,文明首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且这个复杂社会要具备城市发展、社会分层、*府形式以及通信符号系统这四大特征。
也就是说,文明出现的标志有:城市的出现与发展、社会制度的建立以及通信符号的出现(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
那高级文明又是什么?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高级文明这个词汇,而严格意义上来说,高级文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词汇。
人类对于文明的分类还要追溯到年。在那一年,苏联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了文明能量化分类的想法。
根据文明所能利用能量的等级,他将文明也分为了三个等级。
先是I型文明,I型文明代表着创造文明的物种能够利用其所在恒星的全部能量;再是II型文明,它代表物种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最后是III型文明,到了这个阶段,物种已经拥有了能够利用整个银河系能源的能力。
按照这个理论,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目前的人类还处于0.72级文明,远远达不到I型文明的程度。
因此,目前的人类文明还不属于高级文明,并且,人类都不知道何时能迈入高级文明之列,更不用说蚂蚁了。
不过,如果将现在的人类文明视作高级文明的话,倒是可以看看蚂蚁能否成为这样的“高级文明”。
蚂蚁能成为下一个高级文明吗
根据维基百科的标准,我们来看一看蚂蚁能否算得上是拥有了文明。
先是城市化,蚂蚁确实拥有“城市”。对于体型微小的蚂蚁,蚁巢就是它们的巨大城市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蚁巢中少说有上千只蚂蚁,甚至上百万只蚂蚁也是有的。平均来看,它们的“城市人口”也达到了几十万,不是一个小数目,是符合城市化的基础定义的。
值得一提的是,蚂蚁可谓是建筑专家,在其蚁巢的建筑上花费了颇多心思。在蚁巢内分布着许多分室,这些分室都是各有用处的;蚁窝也是兼具牢固与舒适,以保证蚂蚁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以及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是个储存食物的好地方。
为了一睹蚁巢的真容,国外曾有人用滚烫的铝水浇灌蚁巢,使其凝固定型之后再挖出来,结果一看,宛如一个艺术品。
其次是社会制度的建立。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在蚁群中存在着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在一个蚁巢中,有蚁后、雌蚁、雄蚁、工蚁以及兵蚁。
蚁后又称母蚁,生殖器官发达,负责产卵;雌性是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蚂蚁,通过婚飞,雌蚁们去往其它地方筑巢,扩大种群。
雄蚁又称父蚁,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且交配后不久就会死亡;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蚁,主要职责是建造巢穴、采集食物以及饲喂幼蚁和蚁后;兵蚁主要负责保护蚁巢以及粉碎坚硬的食物。
可见,在蚁群中不同的蚂蚁各司其职,承担自己的社会分工,而在这其中,体型最大的蚁后基本控制了整个蚁群,这也说明了在蚁群中确实是存在社会制度的。
最后来看通信符号。蚂蚁们是通过一种名为费洛蒙的信息素来彼此传递与交流信息的。在活动的路径上,蚂蚁们会留下各种不同的费洛蒙来表达不同的信息,这样算是一种通信符号。
因此,从这三个标准来看,蚂蚁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文明。
那么,蚂蚁能否迈入高级文明之列?
答案是否定的。
其一,蚂蚁的演化在“原地踏步”。蚂蚁在1.45亿年前便已经出现,可是,经历了一亿多年,蚂蚁依然是蚂蚁,无论是形态还是生活习性都没有变化,就连建筑的蚁巢也没有变化。
这意味着,这一亿多年来,蚂蚁都是在原地踏步。
大自然已经给了它们足够多的时间,可它们却没有抓住机会更进一步,所以,即使再过多年,蚂蚁们也只会是现在这样,无法形成高级文明。
其二,蚂蚁的体型太小了。人用一根手指就能轻松将蚂蚁碾死,一只食蚁兽一伸手头便能将一群蚂蚁添入腹中,由于体型的限制,蚂蚁在敌人面前,可谓是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小的体型决定了蚂蚁无法在生态链中提高自己的地位,永远是被强者吞食的“弱肉”。
此外,体型的微小也导致了蚂蚁的大脑容量小,无法支撑蚂蚁摆脱本能限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文明。
因此,即便再过去万亿年,蚂蚁也是不能成为高级文明的。
结语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体型虽然限制了蚂蚁颇多,但也正是由于体型小,在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蚂蚁仍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使其能在地球上继续长久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