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筱元与号林合影
网友体验沙柳种植
“璐璐,快到你的蚂蚁森林收一下能量,不然都被我偷光了。”这样的信息,记者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记者的一位朋友就是蚂蚁森林的忠实用户,在玩蚂蚁森林3年的时间里,她已经种了8棵树,保护了3块湿地。在记者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在玩蚂蚁森林,通过绿色出行、减纸减塑、线上办事等低碳减排行为获得能量,积攒能量最终为环保、公益助力。自年8月蚂蚁森林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蚂蚁森林真的种树了吗?当年种下的树变成绿洲了吗?带着这些疑问,9月27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与全国多家媒体、蚂蚁森林用户代表、科研专家组成了森林探访团,来到鄂尔多斯的蚂蚁森林沙柳种植地,考察了不同年份的沙柳生长情况、体验沙柳的种植和养护工作、了解生态修复一线的人物故事,见证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
实地探访库布齐沙漠里的沙柳林让人感动
蚂蚁森林是由蚂蚁集团发起并作为主要捐资方,通过企业捐资支持生态环保,带动公众低碳减排的公益项目。对于很多网友来说,在支付宝上玩儿蚂蚁森林并不陌生,大家通过减碳行为来获得能量,积攒能量可以种树、保护湿地,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收获一份种下树苗的成就感。也许有网友认为网上种树就是手指轻轻一点,对方就像接到外卖订单一样,马上就去种树。而经过一天的实地探访,记者才明白,网络种树并不是这么简单。
据了解,作为蚂蚁森林最早合作实施生态修复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杭锦旗区域内分布着至年不同年份的沙柳种植项目。年种下的“沙柳48号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蚂蚁森林”,目前已经可以很好地实现固沙防沙的生态使命;年春天刚刚种下的沙柳林远看就像一根根插在沙地里的木棍儿,其实树根已经在沙土深处生长,在独立专业机构审计成活率,验收通过后,它们也会获得自己专属的林号。
怎么到达蚂蚁森林呢?在手机导航上搜索蚂蚁森林,其实就会看到很多相关的目的地,直接跟着导航走就能到达。此行蚂蚁探访团从鄂尔多斯的独贵塔拉出发,乘坐大巴车到达库布齐沙漠中的蚂蚁森林号林与号林,号林是年种下的,经过4年的生长,蚂蚁森林的牌子在风吹日晒中已经斑驳,但是沙柳却从超出地面仅10公分生长为1.60米多高的树苗。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能量变成真的森林,森林探访团的成员都特别激动,来自杭州的网友筱元在蚂蚁森林种了50多棵树,有1颗年种下的树就在号林,她特别兴奋地与林牌合影,也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她说:“我平时会用支付宝坐公交坐地铁、旧衣物回收、线上缴纳水电煤气费等等,用这些行为积攒能量种树,这次现场看到这些长在沙漠中的沙柳,心里特别感动,以后还会坚持做下去。”
在这次行程中,森林探访团的成员还体验了沙柳种植,现场看到两名种树人一人手持铁质水管,借助水流的冲力,反复在沙地上打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另一名工人立即把两根长约1.1米的沙柳苗埋入沙中,与此同时,水管继续向孔周边冲水,直到沙子将孔洞封严。负责沙柳林项目的亿利公益基金会的常朝辉介绍,传统植树必须要经过挖坑、植苗、填土、浇水等步骤,而在沙漠里种树,沙子有流动性,光挖坑就费时费力,现在采用微创植树技术,十秒钟可以种一棵树,可节水50%,这项技术的开展,为大规模高效推进沙漠绿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继续说:“一线治沙种树人和亿利的治沙专家一起研发了多项技术。这种水冲植树法就是其中代表,通过这种方法种树成活率从50%提高到90%,保存率提高到80%。”
据了解,截至年8月,蚂蚁森林用6年时间见证了超过6.5亿人的低碳生活,累计产生“绿色能量”多万吨。6年来,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协议捐资,由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在各地实施生态类公益项目,已参与了全国19个省份的生态建设。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总量超过2亿棵。从年开始,蚂蚁森林在呼和浩特种植沙棘超过万棵,面积超过亩,同年,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设立清水河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万亩,保护区通过保护以天然沙棘资源为主体的灌丛生态系统,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缓植被退化,从而降低水土流失,保护*河,同时构建更加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生态环境,服务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