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又来一王炸一部网大拍出了院线质感,还放
TUhjnbcbe - 2022/11/23 21:02:00

要说七一档哪些电影最火?

那肯定非《》与《革命者》莫属。

一个几乎是全明星的阵容,不论是中生代的实力演员,还是新生代的潜力演员,你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面孔。

由年轻面孔来饰演历史人物,算是主旋律电影的又一大尝试。

若是拍得好,要想叫好又叫座不是难事。

而另一个,比起全明星的阵容,更吸引观众的还是演员的演技。从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再到秦昊饰演的陈独秀。

他们二人哪一个单拎出来,不是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尤其是张颂文,虽然在成名这块,算是“大器晚成”。但他的演技,却也因蛰伏多年而锻造得炉火纯青。

电影还未正式上映,就已经有不少观众被预告中,他饰演的“守常先生”感动。

目前两部电影以绝对的优势,霸占着电影的票房与排片量。

不过,比起《》和《革命者》这两部众星云集、宣发强势的院线电影,今天我更想说另外一部七一档电影。

那就是网络上映的《幸存者》。

01:“以小见大”的诚意之作。

纵观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几乎都将镜头聚焦在了几个大人物、大战役上。

但鲜少将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

最近热播的《理想照耀中国》算是一大尝试,从炊事班的班长、摔跤运动员陪练、工程师,再到扶贫干部等。

透过一些小角色,映射出理想照耀中国的最美、最感人的篇章。

往往正是这些“小”,才最容易打动人。

电影《幸存者》就是这样。

一部网大,在有两部制作精良的同类型院线电影上映的情况下,还敢将档期放在七月一日,他们的野心是真大。

能让主创敢这么决定,电影肯定有让他们自信的点。

那这个点是什么呢?

首先要说的,还是镜头聚焦的主体。

《》与《革命者》两部电影,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大致方向、人物还是有不少重合的地方。

换句话讲,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只不过说的方式,还有侧重点不同罢了。

电影的镜头,还是聚焦于大人物、大事件。

但《幸存者》不同,尽管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平型关大捷那场著名战役上,可故事的主角却换成了一支无名的小分队。

为了扭转抗日战局,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情报网迫在眉睫,而这情报网的创立,有一个关键人物。

那就是情报专家郑忠。

为了营救郑忠,我方八路*派出一支小分队参与护送。

经过惨烈激战,最终以七人牺牲六人的惨重代价,成功将情报专家郑忠营救到了后方。

乍一听这故事梗概,是不是有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有点像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不过虽然有相似的剧情套路,但加注的却是中国人的情感还有精神。

这七人组成的小分队,没有主角光环,也没有历史滤镜,可往往就是这样,拍出来才足够给人惊喜,也足够打动人。

这部网大用它的独特,扬长避短,成功地避过了两部大制作电影的锋芒。

又能以小见大,让观众品出一份不一样的感动。

光有一个好的故事切入点还不够,还要看制作。毕竟故事再好,可“硬件”若是跟不上,也是很拉分的。

电影《幸存者》虽然是一部网大,却已经有了远超一般网大的水准。

单从制作成本而言,它就足以吊打一众网大。能投入两千万实景拍摄的网络电影,国内有几个?

从*事题材的专业性,到战场武术的要点,还有服化道等,几乎都有专业的人员把控。

比如电影的*事、武术指导,分别就是业内有名的刘松老师、孟振老师。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后期加分项,那就是特效。尤其以影片结尾处,炸碉楼那场戏。

如此逼真爆破场面,这特效放在网大里不用说,哪怕是院线,都算是上乘水准。

也正是因为主创这份的诚意,才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直逼院线质感的大体量网络电影。

02:细节出彩,人物刻画生动、细腻

以往的网络电影,几乎都有一些通病,那就是剧情节奏快、情节混乱,人物刻画得也极为潦草。

能有一个完整的剧情线,就已经算是及格范畴。

正因为如此,网剧能常出精品,但网络电影这块,拍出来的却常是让人一言难尽的烂片。

但这部《幸存者》却给了观众不少惊喜。有完整的剧情线不说,就连一些镜头、还有人物都打磨得十分到位。

先来说开场的一个镜头:伴随着一阵阵手敲枪托的声音,一只蚂蚁顺着八路*战士的枪杆一路往上爬。

先是爬过了磨损严重的木质枪托,然后又爬过了战士历经风霜的脸庞。

战士那一阵阵叩击枪托的声音,无不渲染出大战来临前的紧张。

而那只弱小的蚂蚁,看起来又何尝不是我们八路*?

战士们手都是黑的,枪支都是破旧的,面孔都是稚嫩的,但就是这样一群看起来弱小的士兵。

在接下来的大战,尤其是和日*的白刃战里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一举将敌人歼灭。

在小说《三体2》里,也有过类似的开场。作者用蚂蚁,体现出人类的渺小。但在电影里,却用出了新的寓意。

蚂蚁虽小,但若是意志力强大的一群蚂蚁,也可以爆发出令人畏惧的能量。

除了开场的细节,人物刻画也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整部电影下来,虽然只有寥寥几个角色,有些角色还匆匆一瞥就下线了,但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

队长冉征,最识大局,也最会谋略。接到领导给的护送任务,尽管于个人而言,他与郑忠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怨。

但为了大局,为了抗战胜利,他没有丝毫犹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守卫着自己的任务。

机枪手高大岗勇猛直爽,看似大大咧咧、咋咋呼呼,实则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成功攻占敌人碉楼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了无数个罐头来填饱肚子。

就是这样一个吃货,在关键时刻,却不畏惧生死。被敌人炸瞎了一只眼睛,仍然顽强抵抗。

直到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爆破手金开庆,是这支小分队里与郑忠有着最大仇怨的士兵。

他自己的姐夫,就是死于对方的手里。

若不是上级有命令,金开庆绝对会第一个开枪打死郑忠。但就是这样一个与郑忠有着血海深仇的人。

在队长冉征跟他分析其中的利弊后,他还是选择了护送郑忠。

尽管护送中途,金开庆因为郑忠对所谓*国的愚忠,让护送分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为此愤恨不已,甚至不惜拳脚相向。

但至少,他还是没下死手。

在后面冉征决意组建“敢死队”护送郑忠时,金开庆开始反对,甚至还离开过。但最后他又回来了。

正因为金开庆的“不完美”,才更体现出这个角色的有血有肉。

所以,他结尾和敌人同归于尽时,更加打动人心。

步兵北方,是这支队伍里最早牺牲的人。敌人的炮火来临时,他将郑忠保护在身下,自己却被炮火打中牺牲。

北方就像是一名普通八路*士兵的缩影,舍己为人,不惧牺牲,就是他们永不磨灭的精神。

步兵徐成,是队伍里仅有的文艺青年,吹得一手好听的口琴。

就是这样一个温和青年,最后为了掩护战友,死于敌人的枪下。

狙击手倪强,有着精准的枪法,在战场上几乎百发百中。但最后却因为收捡敌人枪支,不幸中弹身亡。

还有唯一幸存的憨娃,年纪最小。开始上战场时,畏惧炮火。到后面,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八路*战士。

我方的士兵刻画得如此传神,*那边也不例外。为了逃生,不惜威胁百姓要开枪让道的孙组长。

仅仅几个镜头几句台词,就把果*自私的丑陋本性暴露无疑。

对比孙组长的行径,再看后面郑忠对猎人杠子爷说的那句“*国亦没有放弃百姓”,真是讽刺得可以。

“*”描绘得有血有肉,“民”也同样让人难忘。

猎人杠子爷,全村被日*杀光。但他没有想着离开,依然用一把猎枪,在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面对着一群日*,他不为所动,选择了用生命捍卫家园。

电影里的这些角色,与历史的滚滚车轮相比,他们都是小人物。

但在电影的镜头下,他们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以付出的惨重代价,做出了竭尽全力、甚至超出能力的事情。

绽放出令人难忘的人性光辉。

人物刻画是一方面,人物的成长也是一方面。而这种成长,主要体现在憨娃和郑忠身上。

憨娃刚出场时,畏惧炮火,对牺牲显得后知后觉。

后面历经了北方、徐成等人的战死,他才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战士。

而郑忠的成长就更明显了。

他开始是*坚定的拥护者,不仅杀了金开庆的姐夫,还对八路*战士有着极强的偏见与不信任。

也正是因为他一再坚持走鸡鸣渠路线,才让整支队伍被敌人包围。

但后面,他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为自己牺牲,被我方八路*的精神触动,才开始放下偏见。

试着把他们,也把自己当成并肩作战的战友。所以,才会在陷入敌人包围时,用枪逼着冉征他们离开。

会在憨娃遇险时,舍身相救。

又会在最后,拖着受伤的身体,与他们并肩战斗。

乃至后面,还顺利弃暗投明,成为我*的杰出战士。

生动的人物形象,加上鲜明的人物成长,不仅把故事的戏剧张力给拉上去了,还让电影的层次感变强了。

说它是网大里的王炸,一点也不夸张。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来一王炸一部网大拍出了院线质感,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