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卫
蚂蚁又被约谈了,据了解,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向蚂蚁集团提出了五项重点领域的业务整改要求。
具体来说是这五点:
1,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2,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3,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4,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5,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当天,蚂蚁集团回应称,蚂蚁集团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标监管要求,近期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四部门整改蚂蚁集团的核心在于,对蚂蚁的业务实行金融监管范畴。4月13日早,阿里港交所公告称,蚂蚁金服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支付业务回归支付本源,坚持小额便民、服务小微定位;申设个人征信公司,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加强个人资讯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滥用。
去年,蚂蚁集团IPO计划被叫停后,围绕着后续的整改方案,市场预计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对蚂蚁业务拆分,科技归科技,金融归金融,另一种则是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业务全部纳入金融领域接受监管。
现在监管的要求是后面一种,这对蚂蚁集团的估值有很大影响。
之前,蚂蚁上市时将自己名字由“蚂蚁金服”改为“蚂蚁集团”,希望将自己包装成科技公司,以逃避金融监管,现在监管又将蚂蚁打回金融,这就是要求蚂蚁集团脱掉科技的外衣,回归金融的本质了。
如此一来,蚂蚁的估值会大打折扣。去年,蚂蚁集团拟通过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拟募资约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按当时的估值规模达到亿美元,约2万亿。
今年初,基于蚂蚁集团年取得的业绩,多家全球投资者对其估值为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远低于此前准备IPO时高达亿美元的预期。
这一次,按监管最新的整改办法,蚂蚁的估值还有多少?可能还得继续打折。
蚂蚁估值多少?
蚂蚁到底值多少钱?估价的前提在于,应该将蚂蚁看做一家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
如果按金融公司估值,一家以放贷为主的金融公司,信贷规模和营收利润可以计算的非常清楚,参考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银行股即可,最终市盈率基本维持在个位数;但如果按科技公司估值的话,情况则完全相反,蚂蚁市值就变得具有无穷想象空间。
蚂蚁集团金融与科技的多重属性,这还要从蚂蚁的经历说起。
简单回顾下,蚂蚁集团起步于年成立的支付宝,当年,支付宝主要为了保障淘宝交易而诞生,年支付宝推出支付联盟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成为阿里电商的基石。
到年下半年,淘宝网已有70%的商品将支付宝设置为可选的支付方式,支付宝也由此开始独立运营。年,支付宝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通过淘宝切入到银行支付体系中,让“快捷支付”迎来爆发式增长。
支付宝作为蚂蚁集团最具想象力的应用工具,推动了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尤其是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开始进入到社会生活领域,如今我们所享受的移动支付的便利,不用携带现金、扫码支付得益于支付宝线下业务的拓展。
蚂蚁集团的金融扩张并没有止步于支付,而是持续在金融大作文章。年,蚂蚁与此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了余额宝,上线几天就获得了百万用户,拿到了货币基金的第一名,成为现象级应用。
年,阿里对旗下的相关金融产品进行整合正式成立了蚂蚁金服,同时不断地获取金融牌照。到去年拟上市时,蚂蚁集团在在互联网巨头中手握最多的金融牌照,主包括支付牌照、网络小贷、银行、保险、券商、基金、金融资产交易所等。而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产品,则在这套金融体系中运作。
由于在金融的扩张,蚂蚁集团的规模迅速膨胀,这让蚂蚁已经长成了一头“大象”。动辄万亿的金融交易规模,很多业务游离在监管之外,不时还有金融流动性风险。比如,年12月,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公司在“招财宝”平台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产品到期无法兑付,引发外界对蚂蚁金融业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