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刚刚,蚂蚁又被打了一锤
TUhjnbcbe - 2022/11/10 20:37:00

刚刚,蚂蚁又被打了一锤!!!

创新科技理念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闻要参,作者要参君

财闻要参

以小观大把握财经脉动,见微知著了悟商业潮向,获取财富,圆梦人生,回馈社会。高端、有料、诙谐、独立、深入、浅出。趋势投资者必备!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马云的蚂蚁金服,又被加上一圈“紧箍咒”!

今天,央行召开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年十项重点工作。其中,在其中第五项“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里,用了大段篇幅,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平台公司金融活动的审慎监管”。

来,先让我们看看,央行的具体表述吧:

强化支付领域监管,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严肃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

看到没有?!

这段表述里,提出的桩桩件件,几乎都与蚂蚁金服有关联啊!

强化支付领域监管,蚂蚁有关系!

个人征信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蚂蚁有关系!

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蚂蚁还是有关系!

有句话说得好:严管也是厚爱,定规才能走正!

雷声阵阵!

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对蚂蚁金服等互联网金融的审慎监管,央行正在加力!

有人或许会说,这次国家对蚂蚁雷霆出手,究竟是啥考虑?

这一点,其实前段时间,央行等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的时候,已经说得很透:

蚂蚁集团目前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

这段话内容十分丰富,你们自己可以细细琢磨。

首先要指出,马云的确很厉害,蚂蚁也做得很好。

余额宝、余利宝、相互宝、花呗、借呗、生活缴费、芝麻信用、网商贷、蚂蚁保险、浙江网商银行.......

通过几个“宝宝”来收储,通过保险吸纳巨额现金流,搞到的钱再通过网商贷、借呗、花呗放出去,自己收取庞大的利差。。。

马云通过蚂蚁金服,确实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金融闭环,俨然成了一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帝国。

那么,这个巨无霸模式,到底有没有风险呢?

当然有,只要是放贷都有违约的风险,而蚂蚁最大的风险,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要知道,支付宝本身赚钱并不多,蚂蚁自有资金也仅有多亿;但却放出了2万亿的贷款,50倍的杠杆。

这个50倍的杠杆放贷,是怎么做到的?我们知道一般你有块钱,你就算全借出去也仅有,是不可能做到借2万的。

情况是这样的,为了能够借更多的钱给用户们,蚂蚁采用了一个“联合放贷”的模式。

按照现在蚂蚁多亿,却借贷了2万多亿给用户的比例进行计算:

大概就是:你借块;蚂蚁出块,银行出元;

你借2万块,蚂蚁出块,银行出1.96万;

你们借了2万亿,蚂蚁就只要出亿,剩下的1.96万亿都是银行们垫的

......

贷款给这5亿人以后,赚了钱,赚了利息;蚂蚁分大头,银行分小头。如此循环往复,杠上加杠,凭借多亿的自有资金,却放出了2万亿的贷款。

这就是马云豪言壮语的亿撬动00亿:说到底,这就是马云利用ABS的方式,打造的一种融资的“无限套娃”模式,这么一个1:50的超大杠杆,远远不符合银监不得低于4%杠杆率的要求。

打个比方,你同事要是今天抵押2万块钱给你,跟你借万;他说我出去放贷,一年能赚10万;到时候我们一起分钱,赚钱。。

你敢借吗?大概率不敢吧???

要知道,任何金融,本质上都是信用、杠杆、风险,就算马云口口声声能够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画像,精确锁定风险,但即使这些技术能够防范风险,但不会从根本上杜绝风险。

而被马云嘲弄为“老年人俱乐部”的巴塞尔协议,提出的诸如充足率、杠杆率、不良资产率、拨备覆盖率等约束,恰恰是对金融安全的有力保障。

更何况,蚂蚁金融的目标客户为小贷融资,即使在成熟的银行体系内,小贷融资都有一定风险,更何况是“藐视监管合规要求”的马云,更何况是“无限套娃”模式的高杠率。

8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次杠杆断裂,殷鉴不远!

我承认马云和蚂蚁,对金融创新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桥归桥,路归路,对马云一手搞出来的“宝宝”+“呗呗”们,对蚂蚁这种“无限套娃”的金融模型,是到了强化监管的时候了!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估计很多人会说,蚂蚁这次倒霉,肯定是马云惹的祸;都怪他大嘴巴在上海“瞎说话”,飘了!!

错,大错特错!!

加强监管,目的不是打压某个人、某个平台,而是为了让市场更规范、竞争更公平,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进一步扩大内需,为了更好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说到底,大家可以好好做生意,但不要做太出格的事情,不要假装不清楚法律的红线,拐着弯去误导消费者、打压竞争者,更不能只盯着利润、不顾风险集聚、盲目狂奔!

特别是金融领域,更需要稳字当先,加强风险管控,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不要把风险转嫁给市场。

这也说明对抗墒增,这就是一个循环,也是一个轮回。连量子力学大神薛定谔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如何对抗墒增?

中国的《易经》有两个卦象,很好解答了这一点。

第一卦,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什么意思?

说到底,就是说,人要永远勤奋、谦恭。毕竟,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每个人都有机会致富,每个人也永远可能走下坡路,想要持盈保泰,关键还在于终日乾乾,奋斗不息。

第二卦,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个意思,就是说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时代的成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以,如果自己成功了,就要学会分享,回报社会。

那么,金融科技企业,怎么回报谁?

此前,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发声,已经讲明白了这个道理: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玩“钱生钱”游戏!

金融科技方面一方面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同时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实体经济做贡献。

的确,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结果都是因果轮回,都是上天在平衡。

懂得了天地之间的大道,再大的风浪,再大的变迁,也大抵不过如此。

暮然回首,中国才是一个真正公平的社会,因为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刚刚,蚂蚁又被打了一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