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社会性的昆虫,它们的一些特征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蚂蚁,是自然界中很常见的社会性昆虫。
你走到家附近,看到一窝蚂蚁群落,那么你所看见的这个群落的所有成员都是一母所生,这个母亲,称之为女王。
女王不干活,它所要作的事情就一件——繁殖后代。
女王繁殖的这些后代当中,分为雄虫和雌虫。雄虫负责交配,雌虫也叫做职虫。
在这些职虫当中,有的负责养育后代、有的负责找食物、有的负责防卫和战斗。
后来,有人发现,这些昆虫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最高层的是女王,它的后代负责满足它的一切需求。
而且,这些后代看起来是心甘情愿地为它干活,无怨无悔。
可是,作为社会性的群落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个体都要依附于这个群落生存,但是,每个个体都要为自己打算。
但是,蚂蚁群落里面的个体却违反了这个规律,让我们难以理解。
......
可事实是,这是基因调节的结果。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是,基因这个“主人”在调节着他们的行为。
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女王奴隶子女为自己服务,子女生活得很艰难。
那基因是如何调节它们的行为的呢?
其实,恰恰相反,是所有的这些职虫主动供养女王,驱使它繁殖更多的子女,从而更好地复制自己的基因。
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蚂蚁群落的繁殖规律了。女王一生只与雄蚁交配一次,之后女王把这些精子储存起来,根据需要来取用。
在女王产的这些卵当中,受精的发育成为雌虫,没有受精的发育成为雄虫。
也就是说,这些后代当中,受精的雌虫携带了父母两个个体的基因,而雄虫只携带一个基因。
也就是说,这些职虫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比每只职虫和女王的关系更近。所以这些职虫为了更多的复制自己,在基因的控制之下,供养女王,让它不断的繁殖,不断的复制。
也就是说,基因才是这个群落的真正主人,而这些生物,只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而奴役的工具。
还有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是,铁线虫。
铁线虫受精产卵,幼虫从卵孵出后就会想办法寄生于蝗虫、蟋蟀、蟑螂等昆虫的体内。
当它们在昆虫体内发育成熟后,就会驱使它们寄生的这些昆虫回到水里,然后它们从昆虫的体内钻出来,在水里生活。
所以,当我们发现一只蝗虫痛苦地在水里挣扎的时候,那大概率是铁线虫即将从它们体内钻出来了。
......
其实,我们人类也是基因的“工具”,我们来看看人一生的生存状态。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最有魅力、精力体力也是最好的时候,但是,更年期后,精力体力迅速下降,衰老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直至死亡。
站在基因的角度来说,一个已经没有了复制自己能力的“工具”,已经失去了“继续维护保养”的价值了,所以果断放弃。
如果从基因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各种活动,比如:工作、游戏、结婚、买房、养育等,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呢?
......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和地球上的生物,也是一个独特的角度。
不知你有什么观点,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