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话说那些你不太了解的白蚁
TUhjnbcbe - 2022/10/9 12:11:00

文:冠乔

大概是因为白蚁与蚂蚁的体型有些相像,生活习性几分相似,颜色又多为乳白色,因此白蚁常常被称为白蚂蚁。

其实,白蚁与蚂蚁的区别相当明显。

首先,从外部形态上看,白蚁体软而小,长而圆,颜色有白色、淡*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触角呈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一般粗细,是典型的水桶腰,且前后翅等长,翅长远远超过身体,因此属等翅目;蚂蚁的触角则膝状,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腹基瘦细,杨柳细腰,前翅大于后翅,属膜翅目。

其次,从分类地位上讲,白蚁属于较低级的不完全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完全变态昆虫,根据化石分析,白蚁由古直翅目昆虫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二亿五千万年之前的二叠纪。

从繁殖能力和繁殖过程解剖分析,白蚁的一切非但不像蚂蚁,倒是与蟑螂近缘,许多昆虫学家认为白蚁和蟑螂这两种小生物,在远古时代可能是同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白蚁和蚂蚁没有近亲关系,根本不是同一种类。在古代,人们一直将白蚁与蚂蚁严格区分,称之为蚍蜉或螱(读如尉),到了宋代,人们从体型相近的直观感受,才开始有了白蚁的称呼。

再次,从长翅的白蚁与蚂蚁区分,并不是所有白蚁都长有翅膀,只有负有建立新家庭任务的白蚁才是长翅的,每逢春暖花开的湿热季节,长翅白蚁就从蚁巢内纷飞,翅膀很薄脆,极易脱落,而蚂蚁的翅膀则不易脱落。

我们大不必为白蚁的翅膀跌落而担心。长翅白蚁身上的这对翅膀,主要作用就是供它们从巢中飞出,一旦飞出来之后,这对翅膀的任务即告完成,即使不碰它,翅膀也会很快自动脱落。

长翅的白蚁成双成对从蚁巢中纷飞的现象,也可以叫做“婚飞”。春夏之交的夜晚,我们会看到这种婚飞的油*色长翅蚁,通常是雌前雄后,成双追逐,开始“拍拖”。它们完成婚配大事后,寻找合适的场所,筑巢产卵,繁殖后代,另立门户,建立新的群体。这对新婚的雌雄蚁,就是未来新群体中的母蚁和父蚁,我们称之为蚁后和蚁王。

大量婚飞的白蚁建立家庭的成功率极低,尤其在北方,只有气候温暖适宜,才有可能婚飞,而且,还有相当的部分被各类鸟类、捕食性昆虫或其它动物吃掉,只有少数白蚁才有幸喜结良缘并成为终身伴侣。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建立家庭的白蚁只是少数,但也足以维持其种群的繁衍并构成对建筑物的危害了。成为夫妻后的白蚁体型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以黑翅土白蚁为例,这种蚁后的体型可增大至6-8厘米长,相当于成熟的豆虫蛹大小——这是一具令人难以置信的的生殖机器,每秒钟就能够产卵一只,一天可以产卵-只,而且蚁王、蚁后的寿命可长达三十年之多,在这三十年的寿命期内,蚁后可以连续不停的产卵,其种群个体数量的增长也因此可用几何级数来进行描述,生命不息,生育不止。

相比蚁后,蚁王的体型则小了许多,大约仅为蚁后的十分之一,蚁后与蚁王深居“王宫”,蚁后专门产卵,蚁王专司交配,这对伴侣终身过着一夫一妻制的文明社会生活。在深居中央的“王宫”外围,是整个种群建立的蚁巢,根据种群的不同,这种蚁巢有的建在旷野里,有的建在居民居住的墙缝里、木门窗框边缘或是木质地板下,有的建在铁道枕木、木质桥梁或枯树里。

一般而论,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散白蚁所筑的蚁巢相对不大,而生活在南方热带地区的土白蚁的蚁巢,会高出地面几十公分,甚至,在非洲与澳洲,这些高大的蚁冢或蚁巢,由几十吨泥土所砌成,有五、六公尺高,呈圆锥塔状,远远望去,既似高塔,又像碉堡,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

白蚁是神奇的建筑大师,所筑蚁巢既坚固又实用,内部四通八达,可供几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白蚁栖息。白蚁体软,只适宜在阴暗潮湿的常温下生活,一旦暴露在阳光下或温度过热过高,很快就会干瘪死亡。为了保持蚁巢的温度与湿度,它们会挖掘隧道,取就近水源来湿润巢穴;为了维持蚁巢的常温,土白蚁会架起高耸的通风道,利用空气对流来克服这些大自然难题。

蚁巢的白蚁种群巨大,然而却分工明确,井然有序。除了蚁王和蚁后,蚁巢内生活着大量的工蚁和兵蚁,其体型颇像蚂蚁大小,这也是蚁巢内数量最多的两个白蚁工种,虽然它们也有雌雄之分,但没有生殖能力,没有翅膀,工蚁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事孵卵的搬运、哺育、筑巢、迁居、培育菌类及保护母蚁,兵蚁的任务则是担任防卫工作。兵蚁有强大的上颚,还可以从额腺中分泌防御性酸液。

这其中,工蚁的数量又是最多的,以保持足够的劳动力队伍,兵蚁的数量相对固定且自动调节,多则被吞食消灭,少则从幼蚁中分化增补。

在炎热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有白蚁在地面活动,巢外活动工蚁队伍长达1米以上,宽约10厘米,大约几十万只,每一只工蚁都口衔小叶片或木材往返巢穴,在队伍两侧,每隔一定距离都有一个兵蚁守卫,井然有序,蔚为壮观。

在我国已知的白蚁种群中,目前拥有白蚁约种,其中危害房屋建筑物的约70种。其中,家白蚁、土白蚁大都分布在华中、华南的热带地区,而长江以北、北纬45度以南的北方地区,则多以散白蚁种群为主,在徐州地区,常见的白蚁大多是*胸散白蚁及黑胸散白蚁。

目前全球已知白蚁种类已达余种,据美国科学家分析,全球的白蚁数量人均占有0.5吨,也就是说,如果以白蚁的个体重量为1克计算,我们这个地球人均拥有白蚁约50余万头,这的确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

白蚁号称“无牙老虎”,对人类危害可谓千疮百孔,堪称凶险,故民间有言“蚁害猛于虎”。年前,韩非子《喻老篇》中就有“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文献记载;《吕氏春秋》更是有“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的恐怖记述;清代《岭南杂记》记载:“粤中温热,最多白蚁,新构房屋,不数月为其食尽,倾坍者有之”;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其中绝大部分的管涌、管漏现象都是土栖性白蚁的蚁道贯穿堤坝的结果。

总体来说,白蚁的危害主要对农作物、树木、房屋建筑物、江河堤坝四个方面,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综合防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蚁也有特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早在年前,我国就有食用白蚁的记载,“虫氏醢(读如海)以供天子馈食”,蚁子酱作为帝王的御用膳食,在《周礼·天宫》和《礼记·内则》中均有记载。

迄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仍有食用白蚁的习俗,通常用灯光诱集分飞的有翅成虫,将收集到的白蚁去翅、洗净,油炸后食用。在苏丹,油炸白蚁在大街小巷公开叫卖,一如当地的特色风味小吃,颇受欢迎。

在我国南方,人们习惯将诱集到的白蚁喂养家禽;在卢旺达,人们养鸡就是靠啄食白蚁长大,经常饲喂白蚁的鸡群,不仅毛色丰润,而且抗病能力强,产蛋期长。

科学证明:白蚁体内的激素和干扰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对治疗癌症有显著疗效,在我国的四川的永川地区,有人用白蚁菌圃治疗呕吐;在广东吴川,有人用于治疗小儿发热、呕吐、腹痛、肚泻;在茂名地区,有人用白蚁治疗跌打肿痛。

除此之外,白蚁还是森林中有名的“清道夫”,经过体内消化分解的纤维素,可很快转化为腐殖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加速物质循环,促进植物生长。

在沙漠地带,白蚁为了筑巢和培植菌圃,需要从几十米甚至二百米深处取水,然后把地下砂土堆成蚁山或蚁巢,通过对蚁巢中地下深处“砂土”的分析,人们甚至可以成功发现地下富含的金属矿藏,迄今,一个有趣的话题是,有人利用“白蚁探矿法”已成功发现了丰富的金矿。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那些你不太了解的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