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科学家霏爸
昆虫记
每周五故事会
本学期最后一次故事爸妈活动,小魔怪们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因为今天小魔怪班迎来的“故事爸爸”是科学家-尹昱霏爸爸。
他今天给小魔怪们带来的是科学家爸爸版的“昆虫记”——昆虫大作战。
作为中国媒体圈、财经圈、科研圈最受欢迎的生物界“名嘴”以及致力于传播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家,他能解决小魔怪们的疑问:
细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原子又是如何存在的?
霏爸版“昆虫记”前的几分钟,科学家霏爸一边讲述一边比划着给小魔怪们解释完了关于“细胞”和“原子”的话题。
这个是霏爸在进课堂讲昆虫课前的一周,给大小魔怪们普及的生物分类法:界、门、纲、目、科、属、种。
长臂猿、大猩猩、红毛猩猩、倭黑猩猩、白睑猴、猕猴、红面猴、叶猴等都属于灵长目,但猕猴桃不是。
——霏爸版“昆虫记”之“生物分类法”
故事由生物分类法开始,霏爸通过“人”和“玉米”的生物学分类向孩子们讲述哺乳纲、被子植物门、禾本植物科等的生物特征。
被子植物是指植物种子由种皮包被,果实由果皮包被的植物,而不是烨魔怪之前认为的叶子像“被子”的植物。被子植物涵盖了目前地球上大部分可见的植物。
与被子植物对应的是裸子植物,如松、柏、银杏等。
我们天天吃的谷物们属于禾本科,它们和同属禾本科的竹子是“亲戚”。
上帝偏爱昆虫。这是一个诞生于3亿多年前,统治地球许多年,最早会飞,最早到大陆,今天依旧繁盛的族群。
——霏爸版“昆虫记”之“昆虫纲”
讲述完生物分类法,霏爸正式进入今天主题:昆虫。
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昆虫不仅是在地球上居住长达3亿多年的老住户,而且种类繁多,光昆虫纲中的甲虫就多达30万种,是哺乳类动物余种的6倍。
识别昆虫可以通过观察数字。昆虫有三大身体部位:头部、胸部、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三对附肢及一或两对翅膀(小部分昆虫如蚂蚁翅膀已经退化)。
蝗虫踩着其他昆虫尸体的翅膀,从非洲飞到美洲啃食庄稼。
——霏爸版“昆虫记”之“昆虫纲的主要目”
接着,霏爸给小魔怪们分享昆虫纲中的几个主要目: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蜻蜓目、螳螂目。
当听到有昆虫没有翅膀,靠踩着其他昆虫尸体的翅膀能从非洲飞到美洲啃食庄稼,小魔怪们都惊叹连连!
讲至蜻蜓目时,霏爸告诉小魔怪们:“蜻”和“蜓”实际属于两个不同的科,蜻科和蜓科。总体来说,蜻科体型小,蜓科体型大。
小魔怪们在学昆虫的同时,霏爸还引导孩子们诵读关于蜻蜓的诗句,如杨万里《小池》中“早有蜻蜓立上头”,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惟有蜻蜓蛱蝶飞”。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变态”!
——霏爸版“昆虫记”之“昆虫的变态发育”
霏爸用一个“化茧成蝶”的视频,向小魔怪们讲述DNA完全一样,但形态完全不同的“昆虫变态发育”现象。霏爸说其实人体的过敏现象,在医学上也是一种变态反应,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变态”!
小魔怪:“不是一片叶子吗?”
霏爸:“是一只虫子好吗?”
——霏爸版“昆虫记”之“昆虫的拟态”
霏爸版“昆虫记”之“昆虫都这么小吗?”
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昆虫是61厘米长的中华巨竹节虫,还有约28厘米长的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等。
但昆虫并非都这么小。
在侏罗纪时代,因为地球氧气含量高,动植物普遍体型较大。其中,蝎子能长到约2米长!
这些联系日常生活且颠覆常规认知的干货,给小魔怪和在场的大魔怪们带来满满的知识增量。
最后,霏爸以一组“快问快答”巩固小魔怪们对昆虫的认知,金龟子、*金蚁、七星瓢虫等都是昆虫。但多足纲的蜈蚣和八条腿的狼蛛不属于昆虫。
霏爸在昆虫课堂后,送给每位小魔怪一个昆虫标本,郭老师引导小魔怪们在家认真观察这些生动展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古老地球居民。
博学而幽默的科学家霏爸,为小魔怪班本学期的故事爸妈完美收官,期待下学期的周五故事时光。
故事报导/摄影:吴婉菁妈妈
编辑:石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