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委书记、院长李扣庆
年8月17日下午,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浪潮集团联合主办、CIMA协办的“互联网+企业赢在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委书记、院长李扣庆在主题为《互联网+:关于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中指出,“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在于更广泛便捷的连接和基于连接的共享,这为企业服务客户、提升效率、挖掘市场价值提供了无限可能。“拥抱互联网”的一个重点是发现在连接基础上实现共享的机会,包括共享组织内部资源、共享他人所拥有的资源、与他人共享你所拥有的资源、帮助他人共享资源;另一个重点则在于无论是用新的方式做事,还是做新的事,成功的关键都不外乎对外为顾客创造价值,对内为企业提升效率。不要指望用“互联网+”来解决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在考虑两者关系时,企业更应该思考:互联网究竟意味着什么?互联网改变了什么?互联网能帮我们做什么?我们如何才能用好互联网?
本文为李扣庆院长为《新理财》(公司理财)年第11期撰写的文章,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现全文分享,以飨读者。
互联网的核心价值
文/李扣庆
人们都在热烈讨论“互联网+”或“+互联网”。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是我们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或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时必须要认真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的主要功能在于“互联”,由于“边际成本近乎于零”这样一个经济特性,基于互联网可以把比传统连接方式下广泛得多的利益相关者或潜在利益相关者非常便捷且成本低廉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这种连接基础上可以实现的共享,包括共享组织内部资源、与他人共享组织内的资源、共享组织外部资源以及搭建第三方平台方便他人之间共享资源。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功能以及相关联的技术设施的发展使得这4种类型的共享活动都能够更便捷地展开,使共享的范围、效率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依托基于互联网的共享,无论是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还是帮助企业自身降低运营的成本,互联网的价值创造功能都能得到极大的彰显。但是,互联不是互联网的专利,共享也并非是互联网环境下特有的经济现象,原始部落成员分配狩猎成果,交易出现后人们相互交换所拥有的物品,乃至国家之间的平等贸易,都是共享活动的一种方式。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万物互联功能使得共享主体之间信息联通、互换交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参与共享的主体范围扩大了,可以被共享的客体范围也扩大了。曾经有人说,对传统企业来说,拥抱互联网是个两难命题。“不拥抱互联网是等死,拥抱互联网则是找死。”考虑到互联网已经像电力一样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对于一个要想拥有美好未来的企业来说,讨论是否应该拥抱互联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拥抱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企业没有选择的选择。对非互联网企业来说,拥抱互联网不是互联网时代这场考试中的附加题,而是必答题。但是,由于拥抱互联网往往也意味着相当的财务投入,意味着企业多个方面的调整和变革,举措不当,确实可能会加快企业衰亡的过程。就好比在电力出现后当时的企业拥抱电力一样,企业必须要找到适当的路径,把电力转化为动能、转化为光明、转化为效率,否则拥抱电力就意味着触电而亡。拥抱互联网,企业必须基于互联网“互联基础上的共享”这一核心价值,构建自己的互联网络和共享图谱,实现价值创造。
加强组织内部的互联,提升内部资源共享的效率,已经成为价值创造的一个简便而又重要的路径。财务共享就是基于互联网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典型例子。通过财务共享,财务工作本身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传统财务工作的人员投入大幅度减少,从而可以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成本的节约。更重要的,财务共享可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创造机会还在于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财务信息共享有助于打破组织内部的各种壁垒,消灭信息孤岛,有助于整个组织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和经营管理决策的优化。借助于互联网,原本信息闭塞的农民把农副产品卖向各地市场,实现了自身所拥有资源与他人的共享;依托滴滴打车等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使用他人闲置的车辆作为代步工具。这些都已是街头巷尾非常常见的共享他人所拥有资源的普遍实践。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共享原本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车辆、仓库等各种资源,特别是各种原本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使资源得到优化使用。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