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于北京时间3月5日23点正式揭晓
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Isozaki)
成为“普利兹克奖”的得主
(属于国际建筑界的最高荣誉)
矶崎新先生设计并建造了超过座建筑
就是
矶崎新先生在杭州的建筑作品
在杭州,你一共看到4件普奖获得者的建筑作品
①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②安藤忠雄——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③阿尔瓦罗·西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④矶崎新——中国湿地博物馆
今天晴天柱就带大家
一睹中国湿地博物馆的风采~
中国湿地博物馆
几乎整个博物馆埋入有机形的山丘中
隐于湿地之中,与湿地浑然一体
作为中国唯一的
“国家级”湿地博物馆
它的建筑面积达平方米
图片来源于:中国湿地博物馆
因为建筑体大部分“埋”在土里
所以保温效果非常好,冬暖夏凉
在炎炎的夏日,到这里来纳凉半天
简直是最佳的选择了!
进入博物馆前的室外观景平台
虽然只有短短50米的游步道
但却是用尽了小心思
伴随着安静的流水声
人、动物、建筑、自然
在这里奏出了奇妙的和谐
湿地博物馆的设计用上了穹顶的概念
进入序厅能够看到
建筑顶端的透明玻璃穹顶
将光线引导下来
保证了整个博物馆内的采光充足
除了引导光线的实用性
菱形切割的设计也是亮丽的风景线
阳光明媚的下午时刻
透过穹顶能够看到湛蓝天空
边缘处探出头的茂密植被
因为湿地博物馆就在
西溪湿地景区内
透过每一格的观光长廊
都能直接看到西溪湿地内的风景哦!
博物馆内还有我们中国产的
七类湿地景观特色
因为湿地环境优越
众多珍惜动物都栖息在这里
看着这一整墙的鸟类标本
一定会不自觉的惊叹
原来生活在湿地当中的“它们”
有这么多种类!
展厅墙上的逼真绘画
在灯光照射和植被覆盖下
模拟湿地内动植物的自然状态
让人分分钟跨越7大湿地类型
环顾博物馆的每个角落
时刻都能感受大自然生命的美好
博物馆想
用更美好的方式展示湿地
向社会大众普及和传播湿地科学知识
倡导尊重自然、爱惜和维护湿地资源
博物馆内还会定期举办环保主题活动
晴天柱去的时候正好参观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的
第二届《“JUNKART”废弃物艺术展》
展览共有平面及立体类作品三十余件
现场没有冷冰冰的展柜
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
并且鼓励观众与展品进行互动
让大家发现这些被丢弃的垃圾其实很美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