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八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没有一个人不读《大一英文》,没有一个人完全不受英文读本影响,不受潜移默化作用的。”
——许渊冲(翻译家)
“虽然他们大多都在岁左右,但‘青年感’在这些西南联大毕业生的身上却始终存在,这是一种与年龄无关的赤子之心。”《九零后》的导演徐蓓在点映后回忆道。这部即将上映的影片拍摄了包括杨苡、许渊冲、杨振宁、马识途在内的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那段对于我们来说沉重、深厚的历史,于他们而言,则是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山河沦落处的群星闪耀
西南联大的辉煌,至今仍旧是个传奇。
破旧的校舍,臭虫、老鼠满屋跑的宿舍,警报随时响起的课堂……
联大校舍、教室这所诞生在战火中、仅存在八年的大学,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培养出了: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五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
一百七十四位院士
……
上排左起:汪曾祺、杨振宁、邓稼先
下排左起:何兆武、王希季、许渊冲
可以说,西南联大汇聚了中国当时最顶尖的名家学者,其中外文系尤为群星璀璨:
吴宓、叶公超、钱锺书、陈福田、柳无忌、燕卜孙......
正是这些西南联大的老师,用简单朴素的英文教本,培养出了日后蜚声中国外语界的众多名家。
《九零后》剧照被*盛赞的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直到今天,他依旧坚持每天阅读、翻译到深夜。
但这样一个大翻译家,却曾经是个英文学渣。
许渊冲先生许渊冲回忆:“在高一的时候,不但英文,我的数理化成绩也差。那年考试我的几何和化学都不及格,如果英文得不到六十分就要留级,父亲就不让我上学了。好在英语最终得了六十五分,过了关。”
后来,他的英文突飞猛进,并且在翻译领域取得如此成就,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和西南联大的英文教育分不开。
他曾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载了当年上大一英文课的情景,并屡屡提及这本教材。
《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FreshmanReadingsinEnglish)是当年联大全校通开课“大一英文”课的教材他说:“联大八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没有一个人不读《大一英文》,没有一个人完全不受英文读本影响,不受潜移默化作用的。”
不止许渊冲,从西南联大的大一英文课堂还走出了杨振宁、邓稼先,以及后来被称作“外语三杰”的王佐良、许国璋、周钰良……
杨振宁先生而那本影响了联大所有大一新生的大一英文课本,看似普通,其实并不简单。教育的本质是重复和传递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渠敬东教授所言:“教育的本质是重复和传递。”
为了让好的教育得到传承,中译出版社将这本尘封已久的英文课本发掘了出来,并邀请多位名校教授共同将其翻译为英汉双语读本,重新取名《西南联大英文课》并出版。
这套凝聚了多方心血的好书,三联中读决定免费送给大家。
《西南联大英文课》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4分。
不少读者第一时间买来了纸质书阅读,期盼能够感受西南联大英文课的魅力,甚至认真写下阅读笔记。
可是,也有读者反馈说,自学这些课文难度还是太大,总有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如果有人能够答疑解惑,就再好不过了。为了满足大家对于《西南联大英文课》的学习热情与深度探究的求知欲,三联中读和中译出版社精心策划,在《西南联大英文课》纸质书的基础上,邀请到了8位国内一流名校的英文教授。他们将作为阅读导师,亲自为你讲解西南联大的英文课本。虽然时光无法倒流,但当下值得把握。如果你也想穿越时空,走进西南联大的英文课堂,就一定不能错过这套值得反复阅读、聆听,和收藏的《西南联大英文课》书课礼盒。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