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蚂蚁怎么分辨白天和黑夜呀?”
“蚂蚁之间又是如何聊天传递信息的呢?”
经过为期一周的“5+N”研学在校课程《蚂蚁兵团在行动》熏陶,小北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对蚂蚁产生了浓厚地研究兴趣。为了更直观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认识蚂蚁、观察蚂蚁,3月28日阳光明媚,春意正浓,一年级6班的家长和同学们自发地组织参加思迪星科学教育校外研学课程《昆虫行为研究——蚂蚁兵团》,选择了在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很好的华南植物园作为研学目的地,一起在大自然中近距离接触到品种多样化的蚂蚁兵团。
大家入园之后首先来到位于科学家之家的思迪星科教,领取了背包、遮阳帽、放大镜、手套、软尺、研学手册等必备用品,一番装扮之后,同学们都像极了专业的小自然科研工作者了。
特邀思迪星自然科学课程顾问赵博士和华南农业大学*老师,带领小同学、家长们一齐观察蚂蚁、研究蚂蚁。小组学习篇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蚂蚁作为社会化昆虫,是地球上品种数量最多的昆虫,世界上已知有多种,这其中有21亚科属,在中国目前已确定的就有多种,而在广州广泛活动的也不下几十种,广州常见的本地蚂蚁有黑头酸臭蚁、双隆骨铺道蚁、尼克巴弓背蚁、拟光腹弓背蚁、黑褐举腹蚁、梅氏多刺蚁、双齿多刺蚁、*猄蚁、豪氏短角蚁、皮大头蚁、伊大头蚁、全异盲切叶蚁、扁头敏捷猛蚁、横纹齿猛蚁、红足修猛蚁、细足捷蚁、小家蚁、热带火蚁、毛蚁等等。由于蚂蚁体形偏小,许多品种之间的外形差异极其微小,如果不经过长时间地仔细观察了解,很难区分清楚。
00:21
双人及一对一学习篇
孩子们钻进林子里,戴好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地寻找蚂蚁的踪迹。不一会儿,同学们就有了发现,草地上、树桩上、石头缝里,好多地方都有蚂蚁。突然,有个爸爸大喊一声,看,我看到“蚁后”了!孩子们迅速跑过去看,老师还在纳闷,哪有这么容易能见到蚁后呢?当孩子见到这只孤零零的“蚁后”,就发问,其他蚂蚁呢?它的工蚁兵蚁呢?大家笑了,连小朋友都知道蚂蚁是社会性昆虫,所以这只孤零零的肉虫子就肯定不是蚁后了。老师解释道:这个是知了的若虫,知了从卵里面孵出来,会钻进地底,靠着树根附近,靠吸吮树汁活3到5年,再爬出地面,褪去软壳,变成蝉。一般知了的幼虫都钻的很深,比蚂蚁的洞穴还深,这只应该是夏天快到了,准备钻出来了,这么凑巧的被幸运的爸爸挖了出来。因为它还没有变态,看起来是一个肉乎乎的,白白的,大虫子,与蚁后有几分相似,就被这位爸爸当成了蚁后。蚁后是很难挖出来的,都在巢穴的最深处,它们一般不出来散步,除非是搬移巢穴,那个时候也是前呼后拥的很多蚂蚁??个人探究篇
这是一只猛蚁!有个胆大的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用手把两只猛蚁给抓到了罐子里!还好,孩子们都戴了手套??参加蚂蚁研学,吓得老师赶紧就和同学们说,平时如果,在野外见到这样的蚂蚁,不要徒手去抓,一定会被蛰伤的!在大草坪,可以发现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蚂蚁品种。一位同学很快发现了一个土堆,老师一看赶紧提醒家长和同学们不要靠近,这是入侵红火蚁的巢穴。入侵红火蚁自年底首次在广东省湛江吴川发现红火蚁分布以来,已经成为近年增长速度最快、耗费专项治理经费最大的有害蚂蚁品种,曾经出现过因红火蚁蛰伤而出现过敏性休克致死案例,所以家长和同学们在野外发现这类形状的巢穴,也要特别注意,特别小心,不能靠近,只能远观,这种蚂蚁的攻击性特别强,速度又快,如果红火蚁炸窝,你很可能还跑不过它。带队的昆虫学博士兼思迪星科普顾问赵教授给了大家一个专业讲解和提醒。她从事昆虫学、昆虫分类学研究十多年,其中年起专题从事红火蚁入侵防治研究三年,有着丰富的昆虫科学研究、昆虫分类鉴别经验。在她的解答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又问起起了许多有趣的问题。问:蚂蚁怎么分辨白天和黑夜呀?答:蚂蚁一般通过复眼、单眼、触角、体表的毛等来分辨和感知环境。问:但蚂蚁能区分白天黑夜吗?答:我们观察到的很多蚁种,尤其是它的工蚁,干起活来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所以我想可能我们还没有完全解答得了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会记录下来,去查一查,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论文或者著作,另外一方面,我去找相关的研究人员了解一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实验设计。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好问题。看看,孩子们的问题把最后准备来给给孩子们做结业总结的思迪科技创始人北大才女王珍老师给难住了,果然是爱思考爱学习的孩子们。结业辅导篇
在研学尾声孩子们填写研学手册时,老师让同学们带着一个疑问去观察蚂蚁,看看研学手册上的卡通蚂蚁,有哪几处部位和我们观察到的真蚂蚁有所不同。带着这个疑问,家长们要么一对一引导,要么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很多同学填完手册还说了今天的活动的一些观察和心得:若渔:我在树上发现了毛蚁,它很喜欢吃火腿肠!于粤:我发现一些兵蚁,如果把它放在我手套上,它真的会咬手套,认识了一些大蚂蚁,原来工蚁也有这么大的体积!绵祚:我们在植物园观察蚂蚁、喂蚂蚁,我观察到一个秘密,蚂蚁用触角沟通,大概一秒钟!阮滢:我发现,只要蚂蚁爱吃的东西故意放出来,蚂蚁不会自己吃,而是会叫其他蚂蚁一起来!镜熹:蚂蚁为什么从那么高的树上掉下来,不会摔死也不会受伤?至胜:你知道我是怎么发现举腹蚁的吗?我掀开树枝,发现树枝都被吃空,原来那是举腹蚁的家!听着孩子们的心得,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思迪星科教的老师也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今天研学的小北路小学一年级的小同学们,都是爱学习、爱探索的好孩子,在学校里经过一周的学习,他们也掌握了很多关于蚂蚁的基本属性和知识,主动思考,提出了很多很多问题,有一些问题,老师在现场给了解答,还有一些问题,解答起来会比较复杂,因为蚂蚁实际上是非常复杂形态的生物,是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多的物种之一,有一部分问题,我们无法用蚂蚁这样的范围来进行回答,可能会要精确到蚁种,还有一些问题,由于孩子们的思想是没有边界,所以会提出很好的问题,甚至是老师也无法准确给出答案的,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老师会记录下来,未来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实验,寻找答案,其实本来科学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这样子开始的。最后老师给所有参加研学的同学都颁发了“教育星座计划”研学证书,临别的时候还鼓励大家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老师,热爱大自然的孩子都是很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5+N”的研学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把兴趣坚守成热爱,最终让梦想成真。乐学六班的孩子们,让我们在学校“教育就是点燃,让每个生命都充满阳光”的教育理念引导下,一起沐浴阳光,拥抱大自然,奔赴梦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