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彼得
7月20日,屡次被传出上市传闻蚂蚁集团正式宣布了A+H两地上市计划,之后,蚂蚁集团在10天内完成上市辅导,在8月25七夕当天首度披露招股书。
从公布上市计划到递交招股文件,蚂蚁集团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火速”的背后,是蚂蚁集团连续16年的扩张之路——从淘宝的“在线担保交易解决方案”,到成长为全球最大独角兽,再到即将成为近年来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但蚂蚁集团取得的“辉煌”不仅仅是靠一己之力,阿里在一定程度上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从招股书一连串耀眼的数字上,我们可以读到蚂蚁集团和阿里集团不可分割的联系,还可以看到蚂蚁将科技收益和金融信贷、理财收益仅仅捆在一起。
一手金融,一手科技,背靠阿里,蚂蚁集团上市将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写下怎样的篇章?
与阿里关系:从子公司到主要客户
半年净利润近亿,多家金融合作机构,41万亿资产管理规模,1.7万亿消费信贷余额,APP服务10亿用户和万商家,拟在A股融资亿……蚂蚁集团在招股书中首次详细披露自己的业务数字。
其中最耀眼的数据,莫过于在年前6个月,就已经实现近亿净利润。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年,蚂蚁集团全年营收为亿、亿、亿,、增速分别为31%、41%。蚂蚁集团全年净利润分别为82亿、21亿、亿,、增速为-74%、%。
而年前6个月,蚂蚁集团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净利润达到亿元,净利润已经超过年全年总和。
此次蚂蚁集团将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招股书显示,蚂蚁拟在A股和H股发行的新股数量合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9亿股(绿鞋前)。而在A股,蚂蚁的IPO拟融资亿元。
不过,招股书仍未透露蚂蚁集团的每股发行价格。此前有媒体预测,作为全球“最大独角兽”,蚂蚁集团估值已经达到亿美元,将会创下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之一。
而在昨日,“蚂蚁集团披露招股文件”的话题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一同登陆的还有“马云捐出6.1亿股蚂蚁股份做公益”话题。
事实上,作为马云麾下的两大巨无霸,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年独立前,蚂蚁集团的前身支付宝一直是阿里旗下重要子公司,主要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平台上向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数字支付及商家服务。而在招股书中,也进一步披露了双方多年的合作:
首先从股权关系上看,阿里巴巴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取得蚂蚁集团33%股份,是持有蚂蚁集团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
其次在业务合作上,阿里的交易平台为蚂蚁的业务提供了应用场景;蚂蚁为阿里的交易平台提供了数字支付及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服务。
而双方的关联交易集中在数据共享、中小企业合作贷款,还有蚂蚁向阿里支付微贷软件系统使用和服务费、采购云计算服务、设备及软件。
可以这么说,阿里集团是蚂蚁集团的主要客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年、年、年及年1-6月,阿里集团向蚂蚁集团交易的支付处理和担保交易服务费等的金额为58亿、78亿、97亿及45亿,相当于当期发行人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14.59%、16.54%、15.85%及15.14%。
三大业务:支付金融数字生活
数字支付、数字金融和数字生活服务是蚂蚁集团三大业务。我们来一一拆解。
数字支付即“支付宝”。
年“支付宝”诞生。初期,支付宝只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初期线上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
结果,这项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打破了信任壁垒,促进了用户与商家在线交易的达成,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可以说,支付宝成就了淘宝,也是奠定了和未来蚂蚁金服到蚂蚁集团的基础。
截至年6月30日12个月期间,通过支付宝中国内地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人民币万亿元;完成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人民币6亿元。
如今,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万商家,成为数字金融科技、数字生活服务的窗口。
数字金融业务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保险科技平台。它们是本次招股书介绍的重点之一,也是蚂蚁集团的支柱收入。
、年,蚂蚁集团先后推出了“花呗”和“借呗”两款消费信贷产品,他们成为蚂蚁微贷科技平台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年6月30日,蚂蚁集团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亿元,已经与约家银行合作伙伴合作开展业务。
年,余额宝横空出世。这块产品解决了用户支付宝账户余额问题。
这种可以消费、可以及时赎回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掀起了群众理财的热情,也直接催化了互联网金融的繁荣。
时至今日,余额宝依然是众多消费者的首选理财产品,并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产品。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科技平台将蚂蚁集团推上“中国最大的线上理财服务平台”宝座。
截至年6月30日,蚂蚁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达亿元,并与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展开业务。
最后是“保险科技平台”。
年,蚂蚁在淘宝推出退货运费险,是中国第一个线上场景险。年,阿里推出“相互宝”。如今,借助支付宝平台,阿里成为保险公司提供流量、参与设置定制化产品。
截至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公司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亿元,与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
在介绍这三种数字金融业务时,蚂蚁集团招股书用了三个“最大”: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中国最大的线上理财服务平台、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
招股书显示,在年、年、年及年1-6月,数字金融业务金融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44%、47%、56%、55%、63%。其中,微贷科技平台,也就是信贷业务占比最高,在今年上半年占总营收近40%。
数字生活服务集中在支付宝APP上展示。目前,支付宝APP上有超过0种日常生活服务及超过两百万个小程序,包括出行、本地生活服务及便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蚂蚁集团递交招股书的前几天,蚂蚁联合银行等机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消息刚刚公开。
8月21日,鱼跃医疗公告,拟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千方科技、国泰世华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中国华融一起设立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高达80亿元,将与捷信消费金融并列行业第一。
其中蚂蚁集团出资40亿,业内人士告诉零点财经,“在上市前获取消金牌照,对于蚂蚁集团的业务是加分项”。
科技与金融收益杂糅
今年6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直白的显示蚂蚁加重科技属性的意图。
在招股书中,蚂蚁集团也在不遗余力抢到自身的科技能力,并且强调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强调“技术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普惠生态系统的基础”。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蚂蚁集团主体不涉及金融牌照,隔离金融风险,通过全资子公司或控股的方式进行金融业务。
比如全资子公司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贸易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控股的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在上述三大业务背后,蚂蚁重点介绍了其智能商业决策系统,动态风险管理系统,人工智能、算法及分析,计算与蚂蚁链等技术能力体系。
不可否认科技对金融有重大促进作用。比如支付领域高并发交易保持高性能,信贷领域的动态风险管理,理财领域的智能投顾,以及充足、高质量的数据,帮助保险产品快速扩张。
除此之外,蚂蚁集团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风控、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
事实上,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机智的将“科技”与“金融”的收益杂糅在一起,将科技收益和最赚钱的信贷、理财捆在一起,仅表示“这一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向合作金融机构收取的技术服务费”。
这种计算方式可能是因为蚂蚁的科技已经为其金融筑起严密的护城河,但也导致外界不能直观感受其“科技”和“金融”的收益比重。
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规模达到亿元,业内人士可以根据信贷的利率和资金成本粗略估计信贷业务给蚂蚁带来的营收。实际上,蚂蚁集团赚钱的本质业务依然是金融,但科技是金融业务增幅的引擎。
我们也能从招股书的其他数据感受蚂蚁集团对科技的重视。
首先是专利数量,蚂蚁拥有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项已经获得授权。
其次是公司员工结构。截至年6月30日,蚂蚁金服有1万多名技术人员,占总员工数64%。而在蚂蚁集团董事会中,有三分之一是技术背景出身。
最后是募集资金用途,“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将成为第一大投资方向,占比40%。大规模共识算法、主动风控、算力升维是蚂蚁集团未来重点研发的核心技术领域。
法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下调,触动了谁的神经?
小鹏汽车上市背后:两年半亏损近59亿,负债62亿
链家为什么一定要做贝壳?
柳传志站台7年后联想的“金融帝国”梦终成泡影
年股市疯狂的人:三天亏掉90万
被暴力催收的人:“要把P2P高管都送进监狱”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