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昆虫男孩,不是在寻虫就是在寻虫的路上
TUhjnbcbe - 2021/3/13 1:26:00

获得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自然与生命探索奖、“知力”创新奖两个专项奖,并屡屡斩获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大奖的北京小孩儿王清石刚刚考入钱学森的母校北师大附中,他已开始专业的昆虫研究多年。

那个从小就爱蹲在地上看蚂蚁的幼儿如今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昆虫男孩”。今天,来听栩栩多多讲一讲王清石和昆虫之间的故事吧。

王清石在环球自然日答辩现场

王清石养的锹甲突然不进食了,即便面对平日最爱吃的甲虫果冻,它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这可急坏了王清石,他把锹甲从饲养盒中拿出来放在手心里,胡噜着锹甲的背,对它说:“你怎么不吃了呀,你不吃会饿死的,快吃吧”。

虽然明知手心里小小的甲虫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但王清石依然忧心忡忡地想尽办法让锹甲进食。这只锹甲已养了近半年,对于王清石而言,这样一只小小的生命,也值得他用心呵护。

王清石,北京小孩儿,初三刚从北京市京源学校毕业,升入高一,是师长和朋友眼中的“昆虫男孩”。三岁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蹲在地上看蚂蚁,也是从那时起,家人发现他对昆虫有种近乎痴迷的喜爱。

搬叶子的蚂蚁

五六岁时,王清石常常在楼下的空地玩耍,那是他的“百草园”,他喜欢捉虫子、养虫子,用妈妈买给他的儿童玩具显微镜研究昆虫的身体结构,他好奇蝉的钩子如何能勾住他的衣服,蜜蜂如何能采蜜,在昆虫研究的启蒙时期,他觉得发现问题与寻找答案是件有趣的事儿。

家人非常支持小清石对昆虫的研究,他们为他找到了科技辅导老师陈宏程,通过陈老师的指点,小清石的昆虫研究走上了正轨,开始学习如何进行专业的研究。

“昆虫魅力很多,比如说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物种,种类非常丰富形态各异,不像哺乳动物都有四条腿、两只眼睛,昆虫每一科每一属形态差异非常大,有的脖子长,有的脖子短,有的没有腹部,有的没有胸部,还有一点就是昆虫体型都比较小巧,而且它们身上有非常非常多人类值得去学习去模仿的地方。”

谈起昆虫,王清石总是认真而热情的。他所有的课题都是在野外采集中观察发掘而来,辅导老师会根据课题教给他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一次,王清石在植物园捉蜜蜂时发现有一种花瓣细长、花蜜深埋的兰花,他好奇蜜蜂如何能挤进花瓣去采集花蜜呢?

采蜜的小蜜蜂

他凑近看时,发现蜜蜂突然抽出一个细长的物体伸进花瓣,把王清石吓了一跳,他再仔细观察才发现,那是蜜蜂的口器。蜜蜂的口器有身体的两倍长,分为上颚,外颚等种种部分,十分精巧,中唇舌的末端存在一定的绒毛,这些绒毛可以沾上花蜜,并且当绒毛伸到花蜜里把蜜抽回的时候,中间有一种可以把花蜜刮掉的结构,抽回时就把花蜜刮掉了,这种结构就应用在人类的海底采石油末端挖掘机。当时王清石立刻拍下了视频,回家后查找资料,自行绘图,对蜜蜂口器的兴趣越发浓厚,由此便有了《蜜蜂口器》的研究课题。

在孩提时期便开始专业研究,王清石至今已获得很多国内外少年科研大奖,除已经申请成功的一项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更换标本的移动式标本支架”外,王清石还正在申请一项昆虫观察装置的外观设计专利。王清石是少年天才吗?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只是“爱好独特”。

“我觉得我也没有多天才,因为我的智力也不是天才儿童水平。小的时候为什么这么突出(昆虫研究)这方面,一个是因为真正爱好,有动力,第二最主要的还是爸爸妈妈比较支持,他们带我去旅游,为了给我找虫子,就会专门去人少的地方。”

在西班牙寻虫

或许王清石的爱好确实是奇特的,他曾在学校捉到一只特别喜欢的虫子,他把虫子放在书包里,很多同学都害怕地躲得远远的,即便王清石保证虫子不会跑出来,大家也无法接受,这是王清石的烦恼,但这并不会束缚他热爱并研究昆虫的脚步。

作为一个昆虫男孩,王清石不是在捉虫子,就是在捉虫子的路上。他和同学们去春游,别人抬头游览名胜古迹,感受历史文化,而王清石埋头看路,专注地寻觅昆虫。

目前王清石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拍昆虫微距,以前他去野外会拿着网子捕虫做标本,现在他会拿着相机,通过微距摄影去定格这些小生命。因为研究昆虫、喜欢昆虫,王清石对昆虫也产生了感情,而且他觉得用照片的形式给别人分享,比做成标本的感觉更好,他更喜欢用照片定格的方式留住自然的美、昆虫的美。

王清石在路边拍摄昆虫

他喜欢BBC的自然纪录片,比如《昆虫王国》,他也会拍摄大自然中的小动物,自己搭配BGM和文字,做出十分钟左右的科普片,发布在自己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虫男孩,不是在寻虫就是在寻虫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