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与昆虫为伴的昆虫学家应该不怕虫子,但他们可能怕蜘蛛!
这项调查的研究者理查德·维特(RichardVetter),获得了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昆虫学奖。
昆虫学家也会怕蜘蛛?
蜘蛛恐惧症(Arachnophobia),这个词专门用来描述对蜘蛛的害怕或厌恶。瑞典的一项研究认为,3.5%的人具有蜘蛛恐惧症,并且大多是从童年就开始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英国的成年人当中,32%的女性和17%的男性都遭遇过因蜘蛛而产生的焦虑。这的确不算稀奇,你或你身边的人,大概也有怕蜘蛛的;但让维特教授惊讶的是,他的一些昆虫学家同事竟然也怕蜘蛛!
昆虫和蜘蛛的确不是一伙儿的。
昆虫(昆虫纲)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蜜蜂、蝴蝶、蚊子、蚂蚁、蝗虫、瓢虫等都是昆虫,它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节,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
蛛形纲在分类上则与昆虫纲平行,这类动物的头部和胸部融合成了“头胸部”,因而身体只能分为两节;没有触角,但有八条腿。
左滑可看某种昆虫(上)和某种蜘蛛(下)。图片:WikimediaCommons
分类学上虽然这样分,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昆虫和蜘蛛长得就没那么大差别啊!这些昆虫学家,是如何做到一边热爱昆虫、一边害怕蜘蛛的?!
为了让这些昆虫学家知道自己并非奇葩,维特设计了一份问卷,邀请需要接触整只虫子(而不是只有昆虫细胞或组织)、并且害怕蜘蛛的昆虫学家量化自己对蜘蛛的恐惧或反感。
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你有多怕蜘蛛。图片:RichardS.Vetter/AmericanEntomologist()
他最终收到了41份答复。不过,在上面这个以0~分来评价自己有多怕蜘蛛的问题上,一半调查者得分都在代表着“不怎么恐惧”的20分以下……维特只好在报告里解释道:他们可能没看清要求,他们根本就不怕蜘蛛。
从统计学上来说,这项调查绝对算不上成功:样本量太少;没能得出什么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甚至在“你有多怕蜘蛛”的问题上,样本平均得分为28.2±27.0,呈现出竭尽所能的分散……但维特教授还是从这项闲得蛋疼的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勉强有趣的结论。
《蛛恐昆虫学家》维特发表了关于调查结果的报告。图片:RichardS.Vetter/AmericanEntomologist()
例如,大部分的恐蛛昆虫学家都有一些旧年阴影。有人梦见差点被像人那么大的蜘蛛吃掉,有人目睹蜘蛛的卵在自己床垫上孵化,有人自小被父母教育“蜘蛛很危险的!”,还有被家人拿着蜘蛛搞过恶作剧——后来,此人发现家人害怕蘑菇,于是他们开始用蜘蛛和蘑菇互相伤害。
例如,这些昆虫学家的确都满怀着对昆虫的热爱。维特让他们对30种不同的动物打分,结果在最受喜爱的6种动物中,有5种都是昆虫,而大部分人喜欢的猫猫狗狗统统都要往后排。
蝴蝶荣膺“最受蛛恐昆虫学家喜爱的动物”称号
Hf/WikimediaCommons
再例如,他们到底为什么讨厌蜘蛛?从调查结果来看,蜘蛛的腿太多了、蜘蛛会突然出现而且快速移动、可能咬人,这些都成为了它们被嫌弃的原因——但是,这些特征在许多昆虫身上也存在,这些昆虫学家为什么对昆虫和蜘蛛如此双标呢?
在洋洋洒洒地写了长达6页纸的报告之后,维特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大概,蜘蛛比昆虫多出的那两条腿,真的很重要!(编辑:窗敲雨)
动森玩家是不是想到了怕虫子的博物馆馆长。图片:动物森友会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蜘蛛的恋爱,剪不断的情丝
萝莉外表的“女郎蜘蛛”,实在让人怕不起来啊
蜘蛛:当你被我吓到时,我早就被你吓跑了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
gu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