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市井望远镜』
一群致力于找到城市真正面目的年轻人
那些被繁荣大都会冷落的细枝末节
那些藏在高楼大厦之外的红砖瓦墙
那些看似光鲜亮丽背后的执着坚守
我们相信,生活的真相绝不止于生存
现在,我们邀请你一起
探索地域美食、民俗、生活文化的时代意义
南方人胆量是不是挺小的?
来,再拿多双筷子嘛!
咱们吃完再聊。
——本文作者:敬月光
???
南方人会吃,是公认的。
八大菜系里,粤闽浙湘都属于南方菜,川苏徽大部分属于南方,只有一个鲁菜完全属于北方。
但北方朋友却并不服气:南方吃饭能叫吃饭吗?烤玉米按粒串,买葱按根算,点心碟还不如巴掌大。甚至有东北同学大言不惭地问我:“你们南方人是不是胆子小,所以胃也小,不敢吃?”
?香甜金*的烤玉米。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这句话,在我帮她踩死一只南方蟑螂后,再也没被提起。用食量来计算胆量,是对南方最大的误解。南方人对食物的精致挑剔,从来都和胆小无关。
只是,南方人对食物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能不浪费的绝不浪费,能吃的一定都要尝尝。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心细,而且胆大。
所以,南方可以用已经腐坏的食物制作出风味独特的腌制品,也能发掘出一些被忽视的食材,比如野草、虫子的食用妙处。
这样一些看似猎奇的食物,似乎不符合粤式早茶和江南小点的清新风格,但却展现了南方人充满魅力的另一面。
01抢救腐坏食物
过去,人们对于生鲜类食物没有很好的保存方法,即使食物放至腐败发臭,也不舍得扔掉,于是就有了第一批“试*”的人。
相传朱元璋也是其中之一,他发现水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但仍然用油煎食,由此发掘了“徽州毛豆腐”这一名菜。
?毛豆腐未经烹饪的样子。图源
*山特产优选提到腐坏的豆腐,以“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为通用广告词,占领全国各大步行街的长沙臭豆腐可能更加出名。
实际上,不止长沙,江苏南京、台湾、浙江绍兴、上海、广西玉林等地都有自己拿手的臭豆腐。
所有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臭食的出现也是迫于无奈,与人们如今推崇的“断舍离”概念完全相反。
在与“腐臭发烂”搏斗的漫长历史中,南方人体现出了惊人的创作力。其中,浙江的“臭”和贵州的“酸”尤其出名。
老宁波人说“无臭不下饭”,臭苋菜梗、臭冬瓜、臭霉豆都是浙江的佐饭佳品。新鲜的菜、瓜、豆吃不完,浙江人便在院子里摆一个大臭坛子,把它们通通扔进去“臭”着。
?臭苋菜梗。截图自《风味人间》
以臭苋菜梗为例,只需把苋菜的叶子去掉,杆部切成寸许长,清洗后放入水中,一昼夜后,抹盐、入坛、密封,等待几天再掀盖取出,上蒸锅、滴香油,便可以下饭了。
坛中留下的臭卤水,便可以做下一次腌制臭食的引子。当地人认为,这样做出来的臭苋菜梗绵密醇香,而外地人初闻只觉得霉臭呛鼻,闪躲不及。
有一期《圆桌派》,马未都曾说:“最臭的就是臭豆腐。”陈晓卿当即笑着驳斥:“不是,不是。霉苋菜梗。”
被当代“最能吃”的美食纪录片导演盖章,足见臭苋菜梗(即霉苋菜梗)的“臭名远扬”。
?《风味人间》里的臭苋菜梗与臭豆腐。图源
腾讯视频这一结论,只有贵州人不服。
贵州菜的风味很突出:辣、麻、酸。一如性格爽直干练的当地人。在物资匮乏、以酸代盐的年代,贵州人对于食物的处理有一种勇猛的前卫感。
当地代表作包括“臭酸”与“虾酸”,最开始是由“剩菜”煮烂后发酵而成。老臭酸和盐卤可以做新臭酸的酵母,与青菜、猪牛肉、鱼肉等一锅煮烂,搅打成泥,入坛封存,发酵一个月后,颜色变得既*又红。
多闻上两口,那酸味直引得唾液分泌,那臭味却又令人隐隐犯恶心。而虾酸则是臭酸的升级版,原料主要是虾子。
?虾酸。截图自微博视频
央视网用臭酸煮一次火锅,你就能体会到,螺蛳粉的味道原来那么温和,而鲱鱼罐头似乎也没多可怕。不过,臭酸也正是由于其极具攻击性的味道,无法像油辣子一样走出贵州,为省争光。想吃正宗的臭酸火锅,还得要去贵州独山县。
?虾酸火锅。图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02野草怎能被浪费
南方人对食物,极具包容性。腐坏的食物都能被重新端上餐桌,新鲜的花花草草就更不能被无视了,尤其是大多数草本植物还富含营养成分。
哪怕它名字不好听,闻起来还有股怪味。
比如广东地区喜欢吃的“鸡屎藤饼”,原料便是一种散发“鸡屎味”的草质藤本植物。据说食用鸡屎藤,不仅能祛风除湿,还能解*消肿,是清明时节广东常见的小吃。
?鸡屎藤饼。图源网络
在南京,人们只知“鸭血粉丝汤”,却不一定听过“菊花脑蛋汤”。这碗听起来像在骂人的汤,其实也是养生奇菜。
菊花脑是一种野草,含有菊苷、氨基酸、胆碱、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将菊花脑与鸭蛋液或鸡蛋液大火煮开,便成为一道清淡美食,对降血压有好处。
?菊花脑蛋汤。图源
南京吃货这与湖南湖北地区爱吃的“地菜煮鸡蛋”,听起来很像,但完全不同。地菜即荠菜、鸡心菜,与菜同煮的不是蛋花,而是全蛋。
湖南农村流传已久的“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是每个湘伢子、湘妹子都绕不开的“咒语”。每到那一天,老人肯定会给你塞上一个汤药味的煮蛋,嘱咐你必须吃完,因为可以祛风湿、清火,还可预防流行感冒。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三月三吃?三月四吃效果会打折扣吗?劝君莫多问。
?地菜煮鸡蛋。图源
湘潭在线但南方人吃野草也是很谨慎的,不会瞎吃。贵州就有一道“危险的美食”,名叫活麻草,也称荨麻。
它浑身长满白色绒毛般的小刺,人用手一碰便起红肿,像被火烧了一样剧痛。本该被人敬而远之,它却偏偏拥有极好的药用价值。
于是贵州人尝试着用钩刀和背篓小心采摘活麻草,再拿来烫火锅,炝炒或煮猪肉,结果都不错。不过,新手请勿在没有当地人指导的情况下尝试。
?活麻草。图源网络
如果你一定要吃当地菜,也可以选择同为绿色系养生食物的贵州特产“牛粪火锅”,也叫“牛瘪火锅”。当然,这并不是用牛粪便制作的食物,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草类食物,只是牛已经为你咀嚼消化过一遍了。
人们喂牛吃足上等青草和中草药材,在它没消化完时宰杀,取出牛胃中的绿色食物,挤出其中的胃液,再加上牛胆汁、新鲜山野香料文火慢熬后食用。
?师傅正在清洗“牛粪火锅”的底料。截图自
好看视频煮好的牛瘪汤有一点点苦,但越吃越香,还能健胃、祛热和助消化,是当地的上好佳品。在黔东南地区,如果有人请你吃“牛粪火锅”,说明他非常地看重与你的友情,拒绝需谨慎。
03虫子当然是美食
南方人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吃的食物,何况是美味的虫子。在吃虫这件事上,没有一个云南/江苏/福建/广东人,会认输。
江苏的“春潮涌动”,厦门的“土笋冻”,听起来都像是极具南方情怀的小清新产物。但当你第一次知道,这两道菜分别是用蛆虫和蠕虫做出来的,应该就不敢动筷子了。
?厦门街头的土笋冻。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油炸蛆虫金*灿烂,宛如喷香的炒米,撒上椒盐和复合香料,或直接蘸番茄酱,舀上一勺送入嘴中,“嘎吱嘎吱”,伴着清脆的声音,享受炸蛆与舌头共舞的曼妙。
去厦门玩,若有人劝你吃一种半圆形的果冻状食物,有些叫“土笋冻”,有些叫“沙虫冻”,其中似乎还包裹着棕红条纹或纯白的管状食材,一定要牢牢记住,那些不是素食。
“土笋”绝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笋,“沙虫”却实实在在是虫。“土笋”学名可口革囊星虫,与水一起熬煮,虫体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便凝结成“冻”,蘸酱吃清甜爽口,很有嚼劲。而“沙虫冻”原理差不多,但价格更便宜。
蠕虫做食材,不是稀罕事,豆天蛾的幼虫“豆丹”,蜜蜂的幼虫“蜂蛹”,寄居在竹子里的“竹虫”,都能吃。总之无*、细菌少,且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虫子,多多少少都被当成过盘中餐。
?云南昆虫宴。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当然,对虫子也要一视同仁,蠕虫能吃,甲虫也能吃。烤蚂蚱、酥炸知了、炸蜻蜓,这些都是云南“昆虫宴”的常见菜式,此外还有炸蝎子、炸蜈蚣、炸蜘蛛、炸蚂蚁,一般人难以接受,但也早有耳闻。
开头提到的南方蟑螂倒是很少有人吃,因为不卫生。不过“水蟑螂”却是广东广西地区的特色美食,北方朋友来玩,记得一定要点一道“和味龙虱”尝尝。
一种青黑色、会释放臭味的“放屁虫”,在贵州剑河人眼里,竟然也是食材!它的学名是九香虫,用热油爆炒极美味。炒九香虫身价高昂,一小盘就要数十元。不用担心它臭,因为在炒制前,厨师已经用温水泡出了它的臭屁。
不过,一道云南“凉拌蚂蚁蛋”,才让我真正感到震惊。
?云南人正在制作蚂蚁蛋。截图自
百度百科视频大家常吃的与蚂蚁相关的菜品,应该是“蚂蚁上树”,也就是肉末粉丝。所以在我的狭隘印象里,蚂蚁在餐桌上,绝大部分时间只起到了比喻作用。毕竟成年蚁才不到指甲盖长,面对这么娇小的生物,怎么还好意思吃它们的卵?
但据说《礼记·内则》里就曾记录过“蚳醢”(蚁卵酱)的吃法,还是一道贵族菜。简单对比,大概和鱼子酱的地位差不多。这么一说,似乎有点味道了。
?可爱的蚂蚁。授权下载自摄图网
实际上,人类的吃虫行为已经逐渐由猎奇变为必然了,这里仅仅点出了小部分的可食用昆虫。
年,瑞士成为欧洲第一个出台法律允许可食用昆虫制品的国家。年,联合国专家严肃地表示昆虫最有潜力成为人类的新食物。
看过电影《雪国列车》的朋友,也许对“吃虫为生”这个话题有更多见解。究竟好不好吃、要不要吃,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需要提醒的是,本文绝非鼓励大家去贸然尝试一些陌生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或其他健康问题。
点亮在看支持一下作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