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各大基金平台推出的智能定投数据都非常的亮眼,几乎清一色跑赢普通定投。尤其是今年蚂蚁财富上线的估值定投,近几年业绩更是把另一个均线定投策略打在地上喊爸爸。估值定投白酒指数三年赚85%,碾压65%的收益这个估值定投真的那么强吗?我给大家分析分析。01目前蚂蚁财富慧定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估值策略、一种是均线策略。均线策略,就是通过统计最近日的平均价相比当前价格的高低,当前价格相比日均价低的越多,定投买入越多。而估值策略,就是通过判断指数的当前市盈率百分位来进行投资,如果定投日当天指数低于低估,就扣款;如果指数不是低估,就停止扣款。比如招商中证白酒目前处于非低估区间,就停止扣款;而华宝券商当前处于低估值区间,就继续定投。蚂蚁财富如何判断指数处于低估值呢?当指数目前的市盈率百分位高于历史70%位置的话,就认定为高估值;而低于30%的话就视为低估值;处在30%-70%的区间,则认定为正常估值。ps:市盈率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成投资回本的时间,比如花10万元买下一个机器,每年生产价值1万元的产品,那么回本时间就是10年,如果每年生产价值2万元产品,回本时间就是5年,显然回本时间越短越好,这个回本时间指的就是市盈率。看到这里我们似乎顺理成章的可以得出结论,低估定投可以增强定投的收益率。但更深层次的去分析,会发现蚂蚁财富估值定投的理论有很多致命缺陷。02“低估”不是真的低估由于我们股市发展晚,很多行业指数都是最近几年才成立,比如中证银行指数年才发布,因此慧定投能参考的数据也就是最近几年。但是实际上中国最早的银行股早在年就上市了。在21世纪初期,国内的银行股的估值都很高,以平安银行为例,早期市盈率基本都是在50-倍之间。不过随着行业迎来瓶颈期,平安银行的估值也是不断下滑,09年市盈率就跌到20倍,如果按照百分位理论,已经处于历史最低估值。但是随后十年时间里,平安银行估值并没有出现反弹,而是越来越低,目前市盈率只有10倍。即使是15年大牛市,估值也没有超过12倍。平安银行过去二十年市盈率变化同理,其他银行股的估值也是一泻千里,一路下滑。因此采用慧定投,你将从21世纪以来不断加仓银行,因为它始终处在低估值区间。反观消费股票,从21世纪以来至今,整体市盈率始终保持在30倍左右,如果按照低估值才能买入的理论,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买入的机会。因此采用慧定投,它也就被pass了。贵州茅台过去二十年市盈率变化假设我们穿越到年时开始慧定投银行和消费,那么二十年以来你将拼命买入银行指数,而不是消费指数,而前者从04年至今的收益是9倍,后者收益是19倍。更可怕的是,要是慧定投中有煤炭更玩完,煤炭从过去二十年以来几乎没有涨过,而且每隔几年就刷新一下历史最低估值~想想如果你当时慧定投了煤炭,因为估值一直定投,而消费因为不是低估值就停止了,那么还能跑赢市场吗?显然面对行业指数估值中枢下滑,慧定投无力解决。03只在“低估”时定投如果学慧定投只在低估时定投,还可能会错过历史级的大机会。美股标普过去百年来的市盈率中位数一直在15倍左右,但自从年以来标普市盈率就开始不断创下新高,可以说近二十年都鲜有估值低于15倍的时候。美股估值中枢发生了长期的上移。蓝线为标普市盈率曲线如果这时我们采用慧定投,那么二十年下来基本都停止定投了。本来普通定投可以获得很不错的收益,结果慧定投因为没有投入,导致一波二十年的大牛市就完全踏空了,无疑也是一种巨大损失。所以我对于慧定投现在把沪深划分为中高估值并停止买入的事情,感到很诧异!04慧定投不可解之难题近期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下周就将被纳入恒生系列指数了。以恒生国企指数为例,纳入了阿里巴巴之后,恒生国企指数的市盈率将从8.4倍提升到9.4倍,指数瞬间从"低估值"变成"中高估值"。类似案例还有之前腾讯纳入恒生国企指数,也是大幅拉高了恒生国企的估值。高估值龙头企业的加入,都将导致指数估值策略变得失效。过去美股指数估值越来越高,正是因为高估值股票亚马逊、facebook的持续上涨,但慧定投却因为纳入了这些股票而选择了停止定投。因此一旦指数的核心成分股发生了变化,市盈率百分位也会失效,这个时候再去参考慧定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05结论总的来说,我认为蚂蚁财富的估值定投太过于极端,高于30%以上的估值百分位就停止扣款,会导致很多估值合理的优秀行业无法投资到,反而容易踩中煤炭、能源这类指数的陷阱。而且慧定投局限性很大,只能看近几年的市盈率百分位,很难判断这个指数是不是真的处于低估的水平。总结就是,还不如原先的均线定投策略好用。那为什么它的业绩总是都比普通定投要好?就好比我只在0点以下定投,那么收益率肯定比任何时候都定投来得高呀。可一旦涨上0点后再也不回头呢?收益率很高,但我只投资了0块诶。文字游戏罢了。我是思哲
周末写文很辛苦,加个鸡腿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