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磅首发解密千亿快消eB2B市场食品
TUhjnbcbe - 2025/3/16 0:23:00

前言

万家杂货店,万家批发零售个体店,近30万亿的线下零售市场,孕育了千亿规模的eB2B市场。通过与eB2B合作,品牌商在市场红利期实现了中小型门店分销效率提升、GMV增长。但随着市场迈入成熟发展期,品牌商需要更精细化的数据助其解读市场趋势、竞争格局,发掘机会、助力决策。

为此,答案将从年4月起,每月初基于货圈全快消品大数据平台监测的eB2B渠道数据发布相关快消领域的行业报告。本月我们将梳理休闲零食、方便速食、饮品、乳制品四大品类过去半年的市场动态,并从铺货表现、缺货监测、热门榜单三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

整体市场回顾

SKU铺货大幅下降,市场反映进货难

品类趋势

受疫情影响,四大类商品今年2月全渠道铺货总数环比降幅超过20%,3月持续下降。与半年前相比,四类商品的整体铺货下降30%。

从品类看,方便速食年以来铺货数连续下降,其中2月降幅最大,相较于1月下降37%;3月虽有所缓和,但铺货SKU总数仅为去年10月的50%。

2月初,消费者因疫情影响大量采购方便食品导致相关品类存货消耗超出预期(2月5日,商务部曾公布数据显示,方便面品类供应仅能支持4天)。

铺货减少也导致了零售终端的进货难。据货圈全从线下批发商与终端小店收到的店主反馈来看,3月复工以来方便速食、休闲小食进货难的状况在加剧,终端需求旺盛但一货难求。其中康师傅方便面的铺货下降最严重,其他主要品牌商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的整体下滑幅度也高达13%。

品牌商铺货格局

从品牌商全渠道铺货份额看,休闲小食品类品牌商集中度最低,前十品牌的铺货份额不足40%,方便速食品牌商集中度最高,前十品牌铺货份额近80%。

全国eB2B渠道主要品牌商月度铺货份额

尽管各大品牌的SKU铺货绝对数在减少,但从铺货份额看,今年3月对比去年10月,休闲小食和饮料品牌商头部效应更加明显,前五品牌商的铺货份额显著增长(休闲小食+2.5%,饮料+4.6%)。其中可口可乐增长达到2.2%,亿滋、好丽友、格力高、康师傅的铺货份额增长幅度均超过1%。

相较之下,方便速食与乳制品的品牌商趋势则刚好相反。方便速食头部品牌商的铺货份额下降高达3.2%,或与头部品牌疫情期间被过度抢购而供应未能及时跟上有关。这同时也给中小型方便面品牌商(如张君雅)和自煮火锅、自煮米饭类品牌商(如海底捞、自嗨锅、宏绿)带来了增长机会。

乳制品三大巨头中,仅伊利铺货份额略有增长,蒙牛和光明均略有下降,或与疫情期间常温乳品礼盒装渠道需求减少有关。排名4-9的品牌商中,娃哈哈、维他、银鹭以偏向日常饮用需求的含乳饮品,铺货份额共计增长3.7%。

休闲小食市场回顾

疫情导致缺货,辣条最为抢手

渠道分布

在SKU铺货总数最大的10个eB2B渠道中,百世店加的品牌集中度最高,前十品牌的铺货份额占比达到66%;彩华商贸最低,前十品牌铺货仅11%(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从产品看,各渠道选择最多的产品包括乐事薯片、可比克薯片、上好佳虾条、旺旺小小酥、旺旺雪饼、好多鱼、洽洽香瓜子、奥利奥夹心饼干(排名不分先后)。

缺货监测

休闲小食市场整体缺货率在2月20日达到峰值38%后开始快速回落。主要渠道中,百世店加春节后缺货率大幅上涨至50%,超过品类平均水平;品牌层面,达利园的缺货率在2月疫情囤货期间最高,达到50%。

热门榜单

方便速食

热门抢购品类,自煮系列成为新宠

在SKU铺货总数最大的10个eB2B渠道中,百世店加的品牌集中度最高,前十品牌的铺货份额占比达到86%;美菜最低,前十品牌铺货仅29%,其他多为餐饮渠道专供品牌(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从产品看,各渠道选择最多的产品包括统一老坛酸菜、统一红烧牛肉面、康师傅老坛酸菜、康师傅香菇炖鸡、汤达人日式豚骨、汤达人罗宋汤面、合味道海鲜风味(排名不分先后)。

方便速食整体市场缺货率在2月20日达到峰值62%,是本次数据报告品类中缺货率最高的。百世店加品类缺货率依然超过品类平均,最高达到72%;相反,云蚂蚁在品类缺货最严重的2月供应情况优于品类,但进入3月后缺货率加速增长至73%;美菜的趋势与其他渠道差异更大,缺货率高峰出现在3月20日。主要品牌中,康师傅的缺货率超过品类均值,峰值达到66%,该趋势持续至3月下旬,且仍处于高位。

饮料

渠道竞争激烈,小众品牌最多

不同于食品,饮料品类各个渠道品牌的集中度较低,前十品牌在主要渠道的铺货份额不超过40%。百世店加依然是集中度相对较高的渠道,前十品牌铺货份额34%,最低的京东掌柜宝前十品牌铺货份额仅10%(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从产品看,各渠道选择最多的产品包括统一阿萨姆奶茶、可口可乐(ml,2L)、雪碧(ml,2L)、雀巢即饮咖啡、康师傅茉莉蜜茶、康师傅冰红茶、康师傅酸梅汤、百事可乐罐装、王老吉凉茶、加多宝凉茶(排名不分先后)。

饮料品类未出现休闲食品和方便速食类似的显著波峰,品类缺货率最高为14%。其中,京东掌柜宝3月开始缺货率显著提高,达到30%;头部品牌中,农夫山泉缺货率水平最低,百事可乐从2月20日开始缺货率较高且持续增长至19%(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乳制品

市场集中度高、含乳饮料热度高

乳制品头部品牌在渠道的铺货集中度远高于饮料。集中度最高的依然是百世店加,前十品牌铺货份额高达83%,集中度最低的易久批前十品牌铺货份额也接近50%。(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从产品看,各渠道选择最多的产品包括蒙牛特仑苏、蒙牛纯牛奶、旺仔牛奶(ml,ml)、娃哈哈AD钙奶、伊利纯牛奶、伊利优酸乳(草莓味、原味)、安慕希、美汁源果粒奶优(排名不分先后)。

与饮料类似,乳制品整体市场未出现显著波峰,2月20日缺货率到达近6个月最高值17%。但美菜缺货率一直超出品类平均水平,3月20日出现高达47%的最高缺货率;主要品牌缺货率在一月末出现小幅上涨,二月末以后回归疫情前水平。(若品牌商旗下有多品牌,此处将独立计算各个品牌,不以品牌商整体呈现)。

总结

从近半年的数据来看,疫情开始后,各个渠道铺货量整体下降,方便速食品类下滑尤为明显,终端批发与零售门店明显感受到进货难的问题。截至3月,方便速食与休闲小食品类铺货量仍在下滑,头部品牌的供给不足是否会给已经复工的中小型品牌留出机会?而对于饮料与乳制品而言,受疫情影响的C端消费者聚会减少、送礼减少、出行减少等因素是否会加重渠道库存积压?

答案将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首发解密千亿快消eB2B市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