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震惊蚂蚁估值最高上调至4610亿美元那
TUhjnbcbe - 2025/2/28 17:0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今日蚂蚁集团上市计划11月6日挂牌,现将提前一日至11月5日,同时估值可真是一路飙升,此前蚂蚁集团的估值已经从亿美元提升至亿美元,近期蚂蚁估值上调至亿―亿美元范围。 

同时值得注意,另一家巨头京东数科科创板上市又进一步,10月16日,京东数科披露了厚达页的首轮问询函回复文件,距其上市申请获受理过去了35天。那与蚂蚁集团的部分业务具有相似度的京东数科值多少估值?

对此,中泰证券分别从金融、科技、、财务模式方面将蚁集团与京东数科进行了深度对比。

一、科技赋能角度的对比

蚂蚁更多赋能在C端

蚂蚁凭借庞大的C端流量(阿里8.24亿月活vs京东商城3.62亿月活;支付宝7.66亿月活vs京东金融0.24亿月活),具备对B端强议价力,对B端业务赋能带来的流量变现/货币化能力更强;背后后是生态圈能级、及流量禀赋等级的差别。

1.商户与企业赋能(ToB)比较

京东数科基于商户及企业自身的场景生态,在获客运营、供应链管理及资金管理等方面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蚂蚁集团主要基于自身搭建了生态圈及平台为商户提供导流及运营支持,同时为C端用户提供丰富的场景,提升客户粘性,实现C端和B端的协同发展。

京东数科的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增速有所放缓,其中白条业务的收入占比超过30%。

1、业务层面比较

借贷业务。蚂蚁集团与金融机构的借贷业务合作主要包括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助贷业务,蚂蚁集团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导流、运营平台及风控支持。京东数科不仅有类似的助贷业务,还协助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设计信用卡的权益、协助搭建覆盖全域用户的风险评估模型。

资管业务。蚂蚁集团与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合作主要集中在产品代销及客户运营方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投资理财平台。京东数科不仅有类似的理财平台业务,还推出了资管科技平台产品,为资管机构提供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从下游的财富管理向上游的资产管理延伸。

东数科的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呈现较快的增速,其中借贷业务(金条业务)的收入占比最高,达到60%。

二、金融业务角度的对比

支付业务:支付宝C端账户侧优势明显

京东支付和支付宝的比较:1、交易量差距大。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市占率超过50%,京东支付仅为1%。2、支付宝在支付全产业链布局,账户侧数字钱包优势明显,基于支付宝APP为C端用户提供支付及其他金融增值服务,通过小程序服务商户,为商户导流;京东支付在C端流量入口相对较弱,支付业务主要布局收单侧,重点开拓线下市场,协助商户的数字化转型。

京东数科的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以商户收单及商户增值服务为主。

京东支付是首家通过收购获得支付牌照的公司,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处于第二梯队。京东的支付业务处于行业第二梯队。

借贷业务:业务模式基本相同

京东数科与蚂蚁集团的借贷业务模式大致相同,京东数科的消费分期产品规模、户数和户均余额远低于蚂蚁集团;现金贷客户更加下沉,蚂蚁集团的小微客户更长尾。京东数科的借贷业务包括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消费金融的产品线有京东白条、京东金条和消费分期贷款(租房、教育等场景),其中京东白条对标蚂蚁集团的花呗,京东金条对标蚂蚁集团的借呗。小微金融产品线包括供应链金融和票据融资等。

京东白条vs.蚂蚁花呗

从业务模式来看,蚂蚁集团的花呗与京东白条类似,均从自有电商场景开始,向其他外部场景延伸。但花呗在整体规模、用户数量及户均余额上均远高于京东白条。花呗的规模预计在亿,而京东白条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仅为.22亿元。花呗的用户数量达到3亿,而京东白条的用户在五千万左右。花呗的户均余额为元,京东白条不到元,且近三年户均余额有下降的趋势。

保险业务:变现均以保险销售为主

京东数科和蚂蚁集团的保险业务都以保险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蚂蚁集团的保费收入规模远高于京东数科,京东数科增加了线下渠道和保险科技输出业务。差异性在于:京东数科布局了线下渠道,蚂蚁集团仍是纯线上的业务模式;此外蚂蚁集团推出了“相互宝”网络互助社区,精准识别客户的保险需求,对客户进行保险教育,提高客户的转化率。从保费收入规模来看,京东数科离蚂蚁集团有较大的差距,京东数科年促成的保费规模仅为7.48亿元,蚂蚁集团为亿元。从平均的保费佣金率来看,蚂蚁集团基本维持在25-30%之间,京东数科-年分别为21.38%和23.47%,年和H提升至33.53%和30.43%,佣金率提升或与拓展线下销售渠道有关。

三、财务报表角度的对比

招股书显示的收入构成差异是表象,两者都具有B2B2C商业模式。1、京东数科与蚂蚁集团招股书,对业务模式及收入构成的披露口径是有差异:京东数科收入结构按客户类型(付费方)分为ToF、ToB及ToG,分别对应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H三者占比为41%、52%、6%。蚂蚁集团收入结构是按业务类型分,包括数字支付及商户服务、数字金融(微贷、理财、保险)、创新业务及其他,H三者占比为36%、63%、1%。

收入结构和盈利能力:营收均30%以上增长,京东数科盈利呈现波动

1、营业收入:近年来均保持30%以上增长。京东数科、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0%、34%,蚂蚁集团分别为31%、41%,H营收增速达38%。

2、成本与费用分析:京东数科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均更高。

3、毛利率及变化趋势:京东数科更高且持续提升,蚂蚁集团企稳回升。-H,京东数科毛利率分别为54.69%、64.38%、65.77%、67.08%,趋势上逐渐提升;-H,蚂蚁集团毛利率分别为63.72%、52.28%、49.83%、58.58%,趋势上企稳回升。

四、商业模式角度的比较

蚂蚁集团模式及稀缺性

蚂蚁模式的稀缺性:基于阿里电商基因及中台支持运营能力,提供协调串联互联网、科技、金融的“最优解”。

1、解决金融需求低频问题。与传统金融机构业务逻辑的差异:蚂蚁从互联网提供的入口场景形成与客户天然联系,在场景中获客,先有需求、再创造产品,同时在高频的真实交易场景中积累数据;传统金融机构先有产品、再寻找客户。

2、建立零售及中小微金融中的“信任”机制。凭借数据累积,及基于技术的信用体系和风控体系,信任体现在支付中的资产安全(低资损率)、借贷中的风险控制(低不良率)、理财中的资产与客户匹配。3、平台与技术开放下的轻资产模式。以金融业务(支付、借贷、理财、保险)为载体,业务开展模式由外部合作-自营-对外开放,实现平台与技术的开放与共享。

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商业模式的比较

平台型和技术型两种公司(属性)的模式差异。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兼具两种属性:一是平台型公司,即经营C端流量生意的互联网公司,对B端赋能更多是在前台业务层面的数字化;二是技术型公司,即以技术创新驱动的帮助金融等传统行业寻找新增长模式的科技公司,对B端赋能更多是对中后台科技层面的数字化。

京东数科:平台属性与技术属性参半。京东体内生态形成当前的平台变现能力,但向外延展能力受限。

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模式的比较:蚂蚁平台属性和能力强,B端赋能带来高变现能力。在平台的属性和能力上,蚂蚁集团更强。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震惊蚂蚁估值最高上调至4610亿美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