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的发布,央视立即推出了特别节目。跟随央视镜头《寻找勺嘴鹬》,我们遇到了可爱的小精灵“勺嘴鹬”。
江苏盐城拥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滨海湿地,自然成为鸟类的天堂。每年候鸟迁徙的季节,这里都会聚集大量的鸟类,盐城自然成为观鸟的最佳城市之一。
每年8月到10月,琵鹭也会来这里,但观察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因为数量太少,央视拍摄团队也等了10天才拍到它们。
搜图编辑
目前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它们纷纷来到江苏盐城。在所有的鸟类中,勺嘴鹬的外形并不出彩,体型也不大,但却是很多爱鸟人士最想看到的鸟类之一,因为它太珍贵了,数量也非常稀少。一些专家甚至担心,十几年后,它们会像以前的一些物种一样消失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此外,勺嘴鹬本身的特点也很吸引人。例如,它的嘴像一个小勺子,所以它被称为“有自己勺子的鸟”。
美丽的涉禽,嘴里叼着“米勺”。
杓嘴鹬是鳜科的一种小型涉水鸟类,主要活动场所为湖泊、沼泽、草原、池塘和溪流。从外观上看,勺嘴鹬非常小,就像一只麻雀,浑身圆圆的,但是它的脚长得不成比例,这符合它们的习性。毕竟,没有“长腿”是不可能在水边行走的。
搜图编辑
勺嘴鹬的眼睛有黑色的眼纹,眼睛先黑。额头、头顶、前后颈上的羽毛呈栗红色,但羽毛上有深褐色的纵纹,腰尾上的羽毛两侧为白色,中间为黑色。
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勺嘴鹬会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迁徙,它的羽毛颜色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勺嘴鹬最大的特征是它的喙,通常被称为嘴。
一般来说,鸟类的喙要么像鹰一样锋利,要么像鹰一样有钩子,但勺嘴鹬的喙相当奇妙,基部宽厚而扁平,顶端扩展成铲状,就像饭勺一样。因此,很多网友嘲讽勺嘴鹬是鸟界的“干饭人”,总是端着小勺子准备干饭。
勺形嘴也成为了勺嘴鹬的名片,它的名字就是基于这个特点。根据这个特征,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与其他鹬区别开来。
搜图编辑
罕见的“干饭”鸟一步一步低下头。
在自然界中,如果一种动物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它往往会在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有利的特征会逐渐加深,而不利的特征会被消除。比如食蚁兽,为了方便喂食蚂蚁,舌头又长又细。还有钓鱼猫。为了获得更好的水下技能,它们在脚趾间长出了半幅蹼。
勺嘴鹬也是如此。它勺状的喙在觅食时会不断伸入水中或泥中来回扫动,从而获取食物。
勺嘴鹬对“干饭”有多热衷?这么说吧,就算是走路,它基本上也是因为怕错过什么食物而低头。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它会不断地伸入水中或泥中,在行走的同时,它会用勺状的嘴进食。即使它回头,也不会把嘴拔出来。为了“吃”到这种程度,恐怕只有他们了。
古语有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很多人猜测勺嘴鹬的主要食物是鱼。事实上,它主要以昆虫、甲壳类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只要我们观察它们的嘴巴,就知道这种喙很难抓鱼,而且因为它的体型,吃鱼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世界上只有只大熊猫。
搜图编辑
勺嘴鹬有多珍贵?从它的绰号可以看出,它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种群只有只左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
而且琵鹭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由于繁殖因素、栖息地丧失、人类污染、气候变化等各种因素,琵鹭的种群数量正在经历着极其迅速的下降。
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很低,只有20~30%的卵能孵化出鸟类并存活,因此人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这种稀有生物,防止其灭绝。
与其他候鸟相比,勺嘴鹬对繁殖地要求严格,几乎只在楚科奇半岛的冰冻地带和西伯利亚东北海岸繁殖。
因为西伯利亚冬天太冷,它们无法在那里过冬,所以迁徙就成了琵鹭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人们在滩涂湿地上的生产活动又让它们失去了很多迁徙的落脚点,这无疑加速了它们种群的衰退。
搜图编辑
进入21世纪后,勺嘴鹬的数量急剧下降。专家估计,与历史水平相比,勺嘴鹬的数量可能下降了近90%。
央视之所以选择江苏盐城作为拍摄勺嘴鹬的地点,主要是因为这里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大片的滨海湿地,是濒危鸟类在东亚和澳大利亚之间迁徙的中转站,也是勺嘴鹬的重要落脚点,可以为它们的旅途提供休息和补充能量的地方。
目前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这里聚集了30多万只候鸟,其中琵鹭是一种普通而突出的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