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花呗借呗变局一年品牌隔离,倡导理性
TUhjnbcbe - 2025/2/19 18:14:00

来源:虎嗅网

蚂蚁集团IPO暂缓一年间,其明星产品花呗、借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会形势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令其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和业务发展边界,并把全力引导理性借贷、降低个人负债杠杆作为自己的分内职责。

从“买买买”到“理性消费”

蚂蚁IPO暂缓一年后,花呗迎来了又一个“双十一”。与往年不同,一些消费者发现,花呗今年没有发放“双十一”临时额度。在这种促销季,临时额度是很多消费者“囤货”的额外动力,也是“双十一”GMV(总成交金额)屡创新高的重要营销手段。

而在双11前半个月,花呗、借呗低调上线了一个名叫“账单助手”的功能。这个功能鼓励用户设定每月的预算金额(不会高于当前总额度),并以此为基准向用户发送消费进度的强提醒。在支付确认的界面,已超设定预算的消费者也会看到“消费超额”的提醒。

这一功能的效果显著,因为没有什么比“你花超了”的消息更能打消消费欲望了。花呗提供的数据显示,使用“账单助手”的用户,目前其账单金额已经平均下降了5%。

这并不是花呗、借呗第一次上线类似产品功能。今年1月,花呗、借呗首页出现了“理性消费自助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自降额度、调整支付顺序,甚至一键关闭花呗、借呗。界面一向极简的借呗,在页面显著位置提示用户理性借贷,并将年化利率展示得更为醒目。

花呗还在逐步下调年轻用户的额度。同样是今年以来,大批20-30岁的年轻用户发现,其额度被下调到了几千元,甚至是元以下。这一点也得到了蚂蚁集团的确认,官方回应表示确实在重估、调整年轻用户额度,倡导理性消费。

但消费者对降额举措的评论两极分化。从金融监管政策和社会普遍情绪来看,在经济不确定性提高的大背景下,降低个人的负债杠杆、引导更理性的消费行为势在必行,而花呗、借呗这样的行业头部产品,有示范效应。

但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用户抱怨,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额度,一下子就被“降没了”。“每个月我都准时还款,凭什么就把给我降了?!”有用户愤怒地表示,要“打爆支付宝的客服电话”。

在蚂蚁内部,这些调整落地前也有过争论。降额意味着要流失业务规模、用户数量,而这两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底盘和盈利能力。一些员工质疑,这是在“自废武功”。

但这些决定还是落地了。这意味着蚂蚁消费金融业务转换了一种更克制的发展思路:放弃规模增速,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呗借呗变局一年品牌隔离,倡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