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说
都说区块链还没有准备好大规模商用,这是真的吗?蚂蚁区块链说,不,区块链已经全面参与了双11这样全球性的购物盛会中。
蚂蚁区块链的发展和战略有哪些?他们又做了怎么的落地案例?算力大学《产业区块链场景应用大课》第七讲邀请了蚂蚁区块链方案总监带来《区块链的跨境贸易之旅》大课,以蚂蚁区块链的落地案例为主,解码产业区块链的脱虚向实。
1
区块链—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风口
人类经历了从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数字经济时代,马世韬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风口,是区块链。
区块链+对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将带来重大机遇,也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区块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此次课程中,马世韬从蚂蚁区块链的案例和技术路线出发,解读区块链技术在各产业中的深入发展。
马世韬表示,区块链是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桥梁,未来的20年通过“上链”可以
让更多的价值(资产)数字化,让人、设备、商业、社会协同创新。
2
区块链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信任是区块链带来的最核心的价值,重塑数字金融体系的科技力量。
蚂蚁区块链重构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的双链通平台可以让企业通过真实的贸易信息上链来让贸易流影响资金流,这是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能做到的真正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力。
商品正品产业全链条溯源打通从原产地农业局层面的信息到中间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链路信息,解决商品正品的溯源问题。
以及可信存证链、可信高效数字化协同网络数字贸易价值链以及跨境货运提单可信业务网络提单协作联盟等案例介绍了蚂蚁区块链的技术能力和区块链的主要应用方向。
区块链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马世韬表示,通过商品溯源、知产保护、数字身份认证、供应链金融、天猫冲顶抽奖助手等方式,区块链已经全面参与了双11活动。
3
蚂蚁区块链的方向
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马世韬认为,最重要的是生态和联盟之间要能够形成有机的、有效的、快速的这样的跨链。在选择一个商用平台的时候,要从两个维度去考虑:
1.高可靠、高性能、可持续、安全、高ROI的技术平台。
2.接受场景实战,历经打磨考验的技术平台。
在这个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生态伙伴和相互间的跨链服务,也是蚂蚁区块链做商用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主要方向。
文章所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算力说
无论是超市还是餐饮企业,对于供应链的管理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食品供应,如果能做好供应链管理,无论是在品质还是成本都能有非常大的改善,同时,区块链也能为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带来提升,溯源、管理、融资都将出现新的方式。
算力大学《产业区块链场景应用大课》第五讲邀请了智链万源CEO董宁带来《提档升级,农业弯道超车迈向3.0》大课,从智链万源的区块链智慧数字化农业平台出发,解析农业供应链的新玩法。
1
区块链带来的数字化农业新思路
数字化农业有三大目标:增加产量提高销量、提升品质、提高商品转化率。
董宁表示,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标产品产业运营,探索打造产业城市路径,运营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优势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产业效率,对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提升,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10%-20%/年。
其中就包括区块链技术。
构建聚合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等前沿技术,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往食品溯源参与主体分散、信息缺失、品质混杂、监管召回困难、难以全流程追溯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董宁在课程中详析了智链万源的溯源产品体系架构,其表示,区块链助力农业商品溯源,为食品安全的升级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
2
商品溯源、公共服务、资金融通,
区块链助农可以做哪些
智链万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从三个方向出发:商品溯源、公共服务、资金融通。
在商品溯源方面,董宁以北大荒为案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树立了优质大米的品牌价值,让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可查、可验、可追。
在公共平台方面,以农业部下属某协会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为例,通过三流合一、消除数据孤岛、征信累计、产品可溯等特点,政府端可以监管和企业征信累积,而企业端可以进行全流程数据化和供应链管理。
在资金融通层面,董宁介绍了某省农信精准扶贫平台数字化技术的精准扶贫/涉农补贴方式。打造精准扶贫/助农补贴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平台数据,最终实现把扶贫对象、贷款机构、政府、风险分担机构、分管银行以及扶贫企业间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
这些案例都有详细的介绍,可以在视频课程获取完整信息。
3
规范标准,区块链助力农业数字化意义重大
区块链跟农业结合的核心场景就是溯源,但是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还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行业标准。
董宁介绍了去年3月份发表的《可信区块链: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溯源应用规范》,标准结合了行业深度探索经验,博采众长,对溯源行业有积极推动作用,是里程碑式的行业标准。由信通院、智链万源、中国移动研究院和深圳顺丰科技一起共同制定。
课程中也多这套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董宁从技术选型、数据上链、身份识别等层面做了核心功能的介绍和测评,董宁表示,其实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种怎么讲技术研究和实体的场景结合,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通过区块链技术助力农业数字化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课程最后,董宁从政府监管、园区、企业、消费者层面阐述了区块链溯源的价值。
董宁认为,在产业面前技术不是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对于产业应用来讲,怎么样帮助产业里的从业人员、企业、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价值,这个是每一个科技公司,甚至说每一个区块链的技术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更多产业应用大课,扫码报名立马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