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蚂蚁集团计划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寻求同步发行上市,公司IPO计划引爆了资本市场。蚂蚁科技被估值1.4万亿,关于阿里马云与蚂蚁科技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再到今年更名的蚂蚁科技,小蚂蚁走过了16年,当年为了解决淘宝平台交易当中的信任问题,支付宝应运而生的急速扩张,不仅拿下了传统的银行基金保险牌照,还有传统金融机构没有的第三方支付众筹征信牌照,拥有了全国最全的金融牌照。在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后又转战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9个本地版支付宝钱包,收获13亿活跃用户,全球10亿用户俱乐部的成员也是屈指可数。谷歌Facebook,微软,腾讯以及支付宝6家,操作系统又不是社交平台,是10亿用户俱乐部的一类,由于用户和钱最近,这天然的属性使得它在科技安全方面有超乎其他企业的能力。
发展成为金融业务服务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不满足于单纯金融业务的蚂蚁开始跨界投资,主要覆盖出行餐饮,教育保险媒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滴滴虎嗅网形成了如今的生活科技服务平台,前面提到的是10亿用户俱乐部中的一员,苹果,谷歌,微软都是万亿美元,阿里腾讯也都在亿美元左右,从用户量来看。美元估值的蚂蚁并不贵,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不过用户数并不能代表一切,还要看公司所在行业的前景以及盈利能力。
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其实这撕掉了金融标签的举动,目的是为了支撑高估值。原因也很简单,以放贷为主的金融公司虽然有巨额营收和利润,在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参考全球资本市场的情况,这类公司的市盈率都很低,而科技却是资本眼中的大蛋糕,增长空间巨大,最具想象力,这样来看目前公司一半收入来自金融业务,仅靠去年多亿的净利润是很难支撑起高估值的。
未来5年公司的收入将来源于技术服务费,如此看来1.4万亿估值或许还是蕴含了一些科技梦想的,虽然注入了科技梦,但小蚂蚁也并非高枕无忧,按下暂停键的一年里,APP换了颜色,饿了么和口碑被安排在了支付宝的首页,频繁地出现在蚂蚁大大小小的活动和高管讲话,但无法改变的是现阶段金融业务仍然是公司的支柱,在严监管时代下还是很难松口气,尽管这样蚂蚁还是毅然选择上市,蚂蚁是否能成为真正的大象?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