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1月27日,支付宝的“相互保”在升级为“相互宝”之前,一共有超过万人投保。这是一个恐怖的数据。要知道相互保是一份重疾险,一份万人投保的重疾险。
正是因为1个多月时间,相互保就吸引了超过万人投保,所以,引发了业内震动!喜者高呼打垮传统公司,悲者各种诋毁各种狼来了。
11月27日,支付宝发布升级提示。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一字之差,相差甚远。很多人看到“升级”2字想到的就是肯定越来越好。
然而对于很多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支付宝相互保的升级其实是一种降级!
“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最核心的就是产品的主体变了。
相互保的主体是信美人寿相互保险。是保险公司为承保和理赔主体,一切理赔是以保险公司的合同条款为依据。投保的是信美相互人寿的一款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而相互宝的主体是蚂蚁金服设立的互助平台。类似于各种“XX筹”同类的互助。赔付标准是互助平台自己设定。用户是参与了一个由蚂蚁金服发起设立的互助平台。
凡是知道保险的都晓得。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是国家监管行业。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都要进行备案以备监管机构审查保险合同中有无坑害消费者的行为。而互助平台的协议则是平台单方面拟定,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变更。没有监管可言。这也是各种互联网“互助平台”由前两年的多家慢慢的淘汰到只有现在10家左右的一个原因。
短命的“相互保”更像是是一次互联网保险冲击传统保险的一次实验。
表面上看,是传统保险公司举报了,导致了这次实验的夭折。整体上来看,其实是互联网保险还不够强大导致的。因为互联网保险目前绝大部分的产品基本都是传统保险公司的一个分支。全国来说,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保险公司,也就只有那么几家,在面对传统公司的庞然大物来说,就是小不点。
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保险的主力依旧是传统公司的互联网业务为主。
这次支付宝“相互保”升级事件,其实就是一次传统公司的反击。也是监管机构的一次平衡。虽然监管机构用的是相互保在运作过程中有不规范行为,有不合规方式让相互保整改。然而,传统公司不规范的还少了?不合规的更是多如牛毛。
不破不立!
相互保用1个月的时间发展了万用户才是传统公司和监管层害怕的!互联网这种爆品模式,会让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卖不掉的!!
谁在害怕?大家心里面应该有数了!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欢迎参与本文的讨论。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