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国相管仲足智多谋,帮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老马识途”就是妙计之一,但有一件事,连管仲都难住了,到隰朋哪里却是soeasy!是什么事儿呢?就是齐兵被困缺水,焦渴难耐,隰朋通过蚂蚁掘井找水的故事。
01蚂蚁VS水源,看似无关,实则紧要
隰朋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跟随齐桓公率兵讨伐山戎。山戎令支国伏击战、正面战、包围战等计策频出,仍抵抗不住齐国进攻,被打得节节败退。正面“刚”不过,那就动歪主意。山戎将齐军驻地龙伏山的唯一水源——濡水(滦河)截断,想制造恐慌,一击歼灭齐军。不得不说,山戎这招还真有成效,河一断流,齐军方圆20多内无一溪流、小河、水井供水,数万军官士卒顿时焦渴难耐。没粮还能撑七天,没水一天都撑不下去,齐桓公紧张不已“传令,教军士凿山取水,先得水者重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此次此刻需要的不是勇者,是智者。找水打井这事,太下里巴、不入流,军中虽然有无数“臭皮匠”,也有管仲这样的“诸葛亮”,但都无计可施。此时公孙隰朋向齐桓公献上找水之方:“臣闻蚁穴居知水,当视蚁蛭处掘之”《东周列国志》。告知齐桓公蚂蚁在有水的地方筑穴居住,找蚂蚁窝挖井打水就行。士兵依计而行,但“寻隐者不遇”,蚂蚁、蚂蚁窝不少,但怎样挖都不出水。
光有“方”不行,还得有“法”。隰朋手把手的教授士兵找蚂蚁窝:“蚁冬则就暖,居山之阳;夏则就凉,居山之阴。今冬月,必于山之阳,不可乱掘。”意思就是,蚂蚁冬天找暖和的山坡朝阳面居住,夏天才凉快的山坡背阴面居住。现在是冬季,蚂蚁一定在山的阳坡居住,胡乱挖掘是不行的。蚂蚁窝是找到了,那究竟什么样的蚂蚁窝才符合标准、能打出水呢?隰朋进一步传授挖井手艺:“蚁壤一寸而仞有水”《韩非子·说林上》,只有蚂蚁窝高一寸的才是合格品,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蚂穴“上一尺”“下一仞”精确的数字,是因为知识掌握的牢固。士兵按隰朋说的,果真在山坡阳面山腰处找到蚁穴,掘到泉水,水质清甜甘冽。
河断掘到井,久旱逢甘霖。小蚂蚁和水井风马牛不相及,却能找到水,解了齐军缺水之急,齐桓公大开眼界也大为佩服,称赞“隰朋可谓圣矣”,并将这眼井水取名为“圣泉”,将伏龙山改名为“龙泉山”。——不知道与武侠剧、古装剧里的“龙泉山庄”是不是一个地儿?
隰朋“寻蚁求水”的“特异功能”,不光被主君齐桓公称“圣”还被敌人封“神”。山戎令支国打听到齐军掘地水井、没有缺水,震惊不已,吓得够呛:“岂有神助耶?”被敌人奉为神人,隰朋也是够厉害的。
02打井人VS外交家、军事家,隰朋是多面性人才
“寻蚁求水”难住霸主齐桓公、智多星管仲,到隰朋前是soeasy!在大军缺水之际,隰朋巧妙地借用蚂蚁的生存本性来找寻水源,不光知道蚂蚁喜欢依水筑穴,还知道蚂蚁会随季节变换更改筑穴地址,更知道多高的蚁穴才有水源,挖多深能打出水。将动物的自然习性了解的精深、精准,隰朋绝对地博识和智慧。
隰朋可不是只懂得看蚂蚁的“鸡鸣狗盗之士”,他还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外交家,就连管仲都自认不如的能臣。《东周列国志》记载“齐桓公遣大行隰朋,告即位于周,且求婚焉。明年,周使鲁庄公主婚,将王姬下嫁于齐。”隰朋曾代表齐国向西周求娶王女,是齐国国家重大活动的“外交部长”。管仲曾高度评价隰朋:“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词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行。”称赞隰朋一言一行都讲规范,进退合乎礼仪法度,言辞刚柔相济。
隰朋还是军事家,是齐桓公身边的得力干将,是齐桓公治国称霸的重要帮手,被史书称为“桓管五杰之一”。《春秋左传》记载,隰朋曾经平叛了晋国内乱。晋国国君晋献公病逝,晋国世子为争夺国君之位,爆发内乱,在齐桓公的授意下,隰朋代表齐国,统率诸侯联军平定了晋国之乱,和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军队,一起迎接晋国的公子姬夷吾,扶持其继承国君,史称晋惠公。还代表诸侯联军与周王室,共同为晋惠公举行登基大典。
03你是否给孩子“成为隰朋”多方面成长的时间和机会
成为人才,不仅需掌握文化知识,还得会很多自然知识。比如隰朋“寻蚁找水”,而你是否给孩子去读这些自然科学“闲书”的时间?是否给孩子看蚂蚁搬家的机会?
你是否经常抱怨:孩子好奇心重,做事磨蹭。比如让他赶紧回家,他却东扭扭蹦几个台阶,西看看拽两朵小花,回家路上如同闯关夺隘,一草一木、一狗一猫、一鸣一叫都勾魂摄魄、绑住腿脚,倘若遇到蚂蚁搬家、蜜蜂采蜜这类,更是裹足不前,对催促呵斥自带免疫、恍若无闻。
孩子做事磨蹭,常常逼疯家长。从心理学上讲,干事磨蹭就是心里排斥。孩子对于家长安排之事磨蹭,对自己想干之事可是雷厉风行,干劲十足,更会互换角色,催促大人。
所以,有时,别总按照家长的节奏育儿,不妨按照孩子的节奏,因势利导,教育成才。若无紧事要事,家长不妨放慢脚步,让孩子磨蹭,给孩子专注留一点时间,给孩子博识留一点机会,别让家长的眼界,限制孩子无限可能的未来。别让你的“近视”育儿,挡住了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
毕竟,你不知道现在社会价值的主流、立身谋生的利器,在时间的冲刷下,20年、30年后是否依旧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