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舒虹编辑
罗丽娟
年“双11”倒计时三天前,位于杭州西溪路号蚂蚁Z空间的所有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一句话:全天零重大故障及如丝般顺滑的用户体验,为10年双11完美收官。
每一年“双11”,对于支付宝来说都是必经的压力测试。交易总额每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飙升,交易峰值高度并发,如今全球用户近9亿的支付宝,在系统上不能有丝毫差池。
“双11”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但年还有另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汇:产业互联网。
马化腾、王兴等人多次谈到: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从年的万到年的亿,“双11”十年成交额增长超过倍
11月11日,在上海的天猫“双11”媒体中心,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不喜欢讲“产业互联网”,这个词最近被提得有点多,事实上“产业互联网”不是新名词,是一个很多年就存在的概念,今天的核心应该是怎么让产业发生升级,发生本质的化学反应。
蚂蚁金服内部也从未提及“互联网下半场”概念。“概念往往是老大提出来的,我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原蚂蚁金服商家开放产品负责人何勇明(花名管仲)对全天候科技说。
阿里和蚂蚁被认为是更具ToB基因的公司,蚂蚁金服也是最早一批提出技术开放的企业。年,蚂蚁金服时任CEO(现任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公布“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希望在未来5年时间里,将蚂蚁的互联网技术和能力开放给超过一千家的金融机构。年至年三年间,蚂蚁金服宣布开放的产品数量从5个增长到了80个,解决方案从3个发展到了50个,其中包括BASIC(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风控、物联网、计算)技术及解决方案,和余额宝、花呗、财富号、小程序等业务能力。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
在一线互联网公司都在重估B端的价值时,蚂蚁金服已经迈出一大步。但是,蚂蚁又从不认为自己是一家ToB的技术供应商。
“互联网进入到实体生态是大家早有感觉的,至于是不是‘下半场’,管他去吧。”一位蚂蚁内部人士说。
ToC还是ToB?
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9亿,跃居世界第一位。彼时,互联网支付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刚刚达到21%,支付宝的知名度还不太高。那一年,支付宝开始做市政缴费。
这个业务在支付宝内部曾引起过激烈讨论。从商业化角度,市政缴费在当时是很重的业务,需要投入很多人力、财力,而且国家电网、水务局、燃气公司都是大国企,很难从中收取费用。
管仲回忆说,“刚开始时内部有很多反对声音”。水电公司不是纯盈利机构,没有升级的动力;如果说动力是提高效率、减一半工人,国企还得解决人口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水电煤机构从省级、市级、县级,数量很多,架构复杂,需要一家一家对接,工程量巨大。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的彭蕾在一次高管会议上力排众议,说生活服务缴费不但要继续做,还要大做。
“这些苦活累活别人看不上,不愿意做,但这恰恰就是支付宝的命。别问值不值,就问要不要。”彭蕾当时说。
随后证明,从年上线开始,支付宝市政缴费业务在各地大受欢迎。
年,蚂蚁金服开始筹备“财富号”。刚开始时,一个屋子只有10个基金公司的人,没人知道蚂蚁要干什么。
蚂蚁财富号负责人林思思(花名纳萨)告诉全天候科技,整个基金市场的体量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大的增长,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用户在这里面太蒙圈,太弱势了”。实际上,这个行业有很深的生产关系和协作关系重构的机会。
年3月,蚂蚁金服提出“Techfin”的概念,将自己定位为技术公司,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这被认为是蚂蚁金服全面转向开放的标志。
但是,蚂蚁金服又从不认为自己是一家B端的技术供应商。“我们的核心目标一定是ToC的。只有触达到C的需求,最贴近客户价值时,才能更好地实现B端和C端的双边效益。”管仲说。无论是支付宝的市政缴费还是蚂蚁财富号,出发点都是如此。
目前,蚂蚁金服旗下布局了支付(支付宝)、理财(余额宝、蚂蚁财富)、信贷融资(花呗、借呗、网商银行)、信用服务(芝麻信用)、科技及全球化等几大业务体系。
一众资产中,没有明确地将某项业务划归ToC或ToB,但组织架构上,各条业务线内部有不同分工。
管仲告诉全天候科技,例如支付宝内部划分了ToC事业群部、ToB事业部和政务服务事业部,每个方向的体量不太一样,打法也就有所不同。其中与政府机构的合作,就不能纯靠商业模式或经济利益驱动,更多是从社会民生的角度,帮助它提高效率。
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原蚂蚁金服商家开放产品负责人何勇明
马云所设定的阿里巴巴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显然有明确的ToB指向。生意即商业,阿里最深刻的基因是十几年来扎根于商业当中,“一是要尊重实体业态,二是我们对合作伙伴太了解了,他痛在哪里,危机的时候应该给他什么,我们懂得这个”,管仲说。
技术的轮子
电商和B端企业的结合是最为紧密的,阿里巴巴的商业基因也传导给了蚂蚁金服。
年,支付宝只是为解决淘宝交易中的信用问题而出现的配套产品,后来从淘宝中独立出来,年在支付宝的基础上成立蚂蚁金服集团。
支付宝一“出生”就赶上了淘宝业务的高速增长期,几年后开始出现的“双11”更是引发全民狂欢。十年来,蚂蚁内部有个共识:把“双11”撑过去了,这一年的技术才算过了关。
普华永道年6月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指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T(Technology,技术)2B2C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在谈到腾讯未来20年发展时也提到:“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ToB、ToG,归根结底也是ToC的。”
在蚂蚁金服看来,能不能帮B找到C之于它的诉求,提高B解决C痛点的能力,就是衡量一个T2B2C业务成功与否的标志,而非收入和盈利。
蚂蚁金服所倡导的T2B2C,关键在于搭建了一个高度成熟和全面的技术体系。而由于大容量、高并发,这个技术底层在全球很难找到参照系。
从蚂蚁披露的人才结构来看,截至年12月,蚂蚁金服技术岗员工占员工总数超过60%;海归技术专才超过公司总人数8%。而且,蚂蚁金服的6位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有一半是技术出身。
这些技术人员构成了蚂蚁的技术大脑,产品化的名称包括网络实时决策能力GeaBase、金融级分布式架构SOFAStack、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智能风控引擎AlphaRisk、移动端技术平台、新一代智能客服、金融级生物识别、蚂蚁风险大脑。
管仲告诉全天候科技,蚂蚁的技术体系已经进化到第五代。
过去,国内企业普遍使用的IT架构是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但这种由国外厂商提供的基于单机的集中式结构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如无法做到自主可控、成本高等等。
“一开始,支付宝的业务很单一,只要服务好淘宝就可以了。有一天告诉你不能只服务淘宝,要服务所有互联网企业时,系统肯定不能满足。”管仲说。到年,支付宝之前用的架构就明显力不从心了。
蚂蚁金服CTO、蚂蚁金服国际事业群COO程立(花名鲁肃)主导了蚂蚁第二代的技术架构升级。此后数年,从第二代到第三代,满足电商之外的金融行业的开发需求;到第四代,以开放生态的方式赋能;到现在的第五代,以智能数据化开放的方式,增加了AI的元素。
蚂蚁技术体系的升级过程和业务多元化、商业模式进化同步。“往往是边打边升级,轮子要一个一个换,最后把心脏也给换了”,管仲说。
年6月推出余额宝时,蚂蚁内部对它的定位明确:这是一个战术级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战略级的产品。蚂蚁希望借这个“种子”带动更多的金融创新。只不过在金融这个高风险的行业里,当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尚未得到验证,似乎很难被市场所接受。
而“当整个市场上没有任何一款数据库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怎么办?只能自己干。但你干完再给别人的时候,发现都是小菜一碟,开放思路有了,剩下的就是商业化。”管仲表示。
没有任何一种商业,能脱离支付和交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蚂蚁金服从一个支付起家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支付、理财、保险、信用等业务的多元金融体系。
据介绍,蚂蚁金服的开放遵循了“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逻辑。蚂蚁在IT系统构建、获客、风控、客服等多个环节开放能力进行技术输出,另外也在支付宝、蚂蚁财富、花呗、芝麻信用、金融云等多个产品线实现了开放和能力输出,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技术输出体系。
在金融业务监管趋严之下,开放,成为蚂蚁金服的未来和使命。
流量战争
蚂蚁金服的技术开放之路,某种程度上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