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蚂蚁金服已经改名为蚂蚁集团,去掉金服并加入了“科技”二字,虽然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可是对于蚂蚁集团来说,这是从本质上改变了公司的定位,以前其注重的是金融服务,但现在其定位是一家以科技手段为金融服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如果上市的话,二者的针对性也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就在近日,即将上市的蚂蚁集团突然宣布暂缓上市,上交所给出的原因是“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其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同时蚂蚁集团在香港的同步上市计划也相应暂停。后来,蚂蚁集团则表示将会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相关事件的进展也会及时进行披露。那么,蚂蚁集团推迟上市,到底是不是一件坏事情?它接下来该如何走?
金融还是科技?蚂蚁集团的选择早就有了答案
蚂蚁金服的核心是支付宝,而支付宝的定位是一个第三方支付工具,功能上来看是一个移动支付平台,属于互联网工具的产品范畴。但是,在其独立之后逐渐推出了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并且获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同时得益于其早期一直致力于的搭建的信用体系,推出了花呗、借呗、备用金等多种网络借贷产品,业务链条复杂而多元。
虽然这些金融业务产品都是基于传统的金融业务并与银行、金融机构等合作推出的,但是其应用到了平台自有的互联网技术工具,在产品端也具备了传统金融业务和先进的互联网平台的营销推广能力和技术,所以既可以定义为金融公司,也可以规划到互联网公司的范畴。而蚂蚁金服改名就是因为金融行业对于新兴企业平台的定义并不完善,而导致的蚂蚁迫于行业压力而不得不去做出的选择。
所以,对于蚂蚁集团来说,改了名字其实是改变了公司的定位和属性。传统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各种金融方法来进行估值计算,这个点是可控制的。而互联网公司就不同了,针对于不同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再加上其估值方式的不同,蚂蚁会有更高的估值,在资本市场也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是,对于蚂蚁集团来说,其是从支付平台做起来的,现在主营的也是数字支付、信贷、理财和保险几大业务,将自己定位于金融还是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没有任何问题。至于科技公司的高估值,这是行业内都认同的,蚂蚁集团这么选择也实属正常。
行业监管与投资者利益是底线
从各方给出的消息来看,蚂蚁集团所涉及到的网贷业务存在监管方面的缺陷,事关到投资者的集体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商业价值,上交所暂时不允许蚂蚁集团上市确实是有依据的。而蚂蚁集团给出的回应是,会积极与各方进行沟通,短时间内其上市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相关的行业监管的问题一天没有得到解决,蚂蚁集团上市计划就会被继续推迟。
其实,现在讨论蚂蚁集团上市到底是金融股还是科技股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金融委,它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