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强、叮咬毒性大、一窝可达20万~50万只,红火蚁绝对是外来入侵生物中的狠角色,目前已经入侵我国个县市区,而且还在以每年20~40个县区的范围向外快速扩展。
截止年,我国已经发现了多种外来入侵物种,而红火蚁就是其中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年跨越太平洋入侵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年首次入侵到我国广东和台湾地区,目前广东和广西是红火蚁的重灾区。
红火蚁原产于热带,喜欢炎热温暖的气候,最适宜其繁殖和觅食的温度为23~36℃,温度低于3℃就会被冻死,但是由于有蚁巢的保护,在寒冷的冬天红火蚁也不会完全被冻死(在美国,通常把1月份的—17℃等温线作为红火蚁在北部入侵的界线),现我国南方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失守”。
红火蚁的繁殖速度极强,一只蚁后每天可以产个卵,而一个蚁巢有多只蚁后,因此一个蚁巢每天有~个卵产生,这些卵10天后就能孵化,一个蚁巢有多达20万~50万只红火蚁。
尾部有毒针红火蚁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昆虫
红火蚁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杂食性昆虫,它能吃农田里的蚯蚓、小虫,还会吃农作物的根、幼茎、果实、嫩芽,会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此外,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都会受到红火蚁的攻击,会给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
红火蚁无论是对动物,还是对人都有巨大的威胁。在城市,公园里的草坪是人类最容易接触到红火蚁的地方,红火蚁会同时使用口器和尾部的毒针疯狂的攻击人畜,口器上的大颚会咬住人的皮肤,尾部的毒针会连续刺入人的肌肉,并释放毒液,人被刺部位会又疼又痒,而且伤口还会起脓疮,没有半个月伤口很难痊愈。它的毒液还可能引起人过敏,人会出现大汗淋漓、休克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人心脏骤停而死亡。
红火蚁蔓延性极强
红火蚁扩展性非常强,可以通过自然扩散和人为扩散向外蔓延,人类很难阻止其传播。红火蚁中的雌性蚂蚁和雄性蚂蚁会长翅膀,在交配的季节它们可以飞到多米的高空进行交配,在空中交配后并能随风飞行5~10公里寻找新的巢筑地点,落到地面后雌性的红火蚁会折断双翅,并寻找安家之所。
在遇到洪水时,红火蚁往往会抱在一起,这样蚂蚁团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最内层的蚂蚁不会被淹死,因此这种蚂蚁会随着洪水进行远距离传播。
此外,红火蚁还擅长随着人类活动来传播,如盆栽、蔬果、草皮、农用机械、车辆等都可以使红火蚁进行长距离传播。
红火蚁怎么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理措施,即用麦麸、花生油、白糖混合毒死蜱、敌敌畏、氯氰菊酯的毒药后制成“毒饵”,然后把毒饵放置在蚁巢附近,外出寻食的蚂蚁会把毒饵带回巢穴,能迅速降低种群的密度。
当然也可以采用药剂浇灌(30克10%氯氰菊酯乳剂兑水40~50公斤,浇灌蚁巢)或者浇沸水的方式,来杀灭蚁穴中的蚂蚁。
如果不想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以利用高压将液态氮喷入蚁穴,巢穴里的红火蚁会被迅速冻死,几乎无一幸免,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没有化学药剂污染土地。
总之,红火蚁是一种危害农林业生产、危害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安全的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繁殖能力极强,善于隐蔽、传播途径多,且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这种毒蚂蚁一旦入侵到适宜生存的环境中就很难给以根除。对于这种入侵性强的有毒蚂蚁,除了要尽可能地将其在蚁巢杀灭外,在红火蚁高发的地区应加强检疫,阻止其进一步扩散,防止发生区的入侵红火蚁再次成为入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