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爸爸投保重点保自个儿
摘要:这对“80后”小夫妻2005年结婚,如今两个双胞胎女儿已经5个月大,夫妻二人都有五险一金。谁是谁非,如今不言自明。。
■ 个案资料
王先生,1981年生人,现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中层经理,税后月收入9000元。太太是某私企行*人员,月收入2500元。每月基本生活开销5000元,房屋月供1000元,结余约5500元。
另外,夫妻二人各有年终奖金20000元,一家保险费支出7000元/年,存款、债券利息约5000元,杂费支出约3000元。这对“80后”小夫妻2005年结婚,如今两个双胞胎女儿已经5个月大,夫妻二人都有五险一金。
■ 理财目标
●制订合理的保险规划
●购买一辆8万-10万元的家用汽车
■ 家庭状况分析
虽然王先生比较年轻,但是从家庭成员结构来看已经进入了家庭事业的成长期,生活已经基本稳定。在这个阶段家庭成员虽不再增加,但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花费也随之增加。从所提供的资料来看,家庭资产所给出的数据并不明确,单从家庭收入可以得出王先生家庭年收入为16.3万元,扣除支出项目年结余为8.1万元。
从资产的投资方向来看,王先生主要以存款和债券的形式分散了资产,其收益性较低,反映出家庭投资意识相对较薄弱,整体资产的增值力不强。另一方面,王先生家庭财务状况安全性较高,每月偿还债务的金额没有影响到家庭正常生活。在风险保障方面,王先生每年投入7000元用于保险支出,可以看出家庭保险意识较强,但是并没有列出具体购买的产品,保险产品配置的不合理会直接增加家庭的风险系数。
理财设计案例征集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当治之有道。“治”就是理财。如果你希望有专业的理财顾问为你量身打造理财方案,请将个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理财目标等具体内容发至xjblc@。
■ 理财顾问
北京东方华尔理财团队、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 曹洪福
■ 理财建议
调整流动性比活用资产
由于王先生工作收入以及家庭状况比较稳定,未来在收入和职位上都有很大的晋升空间,然而在投资配置上显然不太合理。在重新配置投资资产之前,首先要预留一部分资金作为日常生活以及突发事件的保障金。从目前王先生的家庭状况看,建议将家中的流动性比设定在4即可,也就是平均月支出的4倍即24000元。
为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平衡,建议将其一部分用作活期储蓄持有,保证日常生活支出;另一部分作为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持有,在保持了流动性的同时还可以有部分收益。
根据年龄增长补充险种
由于王先生家庭年龄较轻,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不需要选择追求收益性的产品,而将重点放在产品的保障方面。
另外,王先生目前是家庭收入的支柱,所占保险比重可以适当调高,作为家庭重点的投保对象,因为一旦王先生发生意外,家庭财务将受到严重冲击,为了保障爱人和孩子将来的财产安全,建议将比重调节到65%左右。妻子保险份额可以调节在30%左右,剩余投入金额可选择为家中的两个女儿进行投保。
根据科学的保险配比,应将家庭年收入的10%用于购买家庭保险,其保额应当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根据这个标准建议王先生夫妇各自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购买期间注意保费偿还条款),另外补充意外伤害保险。由于王先生夫妻二人在公司都有5险1金等基本社会保障,目前这样的保险比重可以满足当前的家庭风险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年龄的增长,需要周期性补充其他险种。
合理配比基金保障教育
由于王先生有两个宝宝要抚养,所以今后的生活压力将很大,对于教育规划来讲,无论在时间还是资金方面都不具备弹性,所以必须尽早进行规划,保证日后两个宝宝可以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
如果预计通胀率为5%的话,目前市场上所发行的关于教育方便的保险产品都不足以满足孩子未来高等教育的费用,所以必须选择其他投资方式对这部分资金差额进行补足。假设两个孩子未来需要60万进行高等教育的话,则要找出年复合收益率为4%左右的基金进行每月定投1900元,这样在18年后配合保险产品则可以满足两个孩子就学的资金需求。
年轻家庭可投较高风险产品
由于王先生家庭年龄较年轻,所以相对的可以承受较高一些的风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风险性较高的金融产品在资金的投入量方面应尽量控制在资产的25%以内。在目前这个阶段,王先生可以密切关注市场,选择如股票、外汇等产品,如果资金量够的话还可以选择对股权方面的投资。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金融产品,抑或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可以选择理财规划师进行系统的管理。
另外,王先生在理财目标中提到想购买一辆价格在8万-10万左右的私家车,这个目标通过以上规划的结余在两年内就可以实现。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日常车子的维护以及消耗远比购车一次性支付的金额高得多。作为消耗品,私家车将以每年10%的折旧率贬值,如果考虑购车必须对这部分的金额做好预算。
■ 高手点“金”
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
2007年10月至今的投资市况,为我老曹一生罕见。2007年11月我老曹已采用“三七分”,即只用30%资金投资股票,70%持有现金,但财富消失的速度仍然太急太快。
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时,恒生指数在一个月内由22000点跌至10500点,当时我刚巧陪太太在日本度假,有朋友开玩笑说可派私人飞机接我回港看市,但太太一句:“你不是真的要走吧!”结果我乖乖地留在东瀛三个星期,无法执行止损行动。等回港后发现股票市值已由3000万港元蒸发至只剩下1000万港元。但这也不能怪太太。过去旅行前习惯将投资减至最小。这次自以为恒生指数已由32000点回落至20000点左右,风险已经不大,决定余30%持货去旅行,事后发现“代价不菲”。之后也懂得了投资不能远游的教训。
可以想象,其他以为套牢就是长期投资的人,他们所受的伤有多深。故此,我老曹常说投资者如不学会理性止损,实在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们。
要避免走上自我毁灭之路,投资者必须从心底明白这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我们在这困难的黑暗时期,便应保持乐观;情况有如在茫茫大海中遇难,坐上救生艇待救之时,与其苦着脸,不如幻想一下自己正在度假。这种做法确实是有点“阿Q精神”,但到了今天如不作如是想,又可以怎样?
“笑一笑,十年少”,保持微笑乃度过困难日子的最佳策略。请改变一切可改变的事,接受一切无法改变的事实,并希望上天赐给自己这方面的智慧,以便分辨出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凯恩斯曾说:“盲目乐观者,是那些只见眼前利益而不管前路风险的人;保守者则是那些只看过去而不前瞻者。”因为在大牛市中过度亢奋,或在大熊市中情绪低落,都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判断。
保持微笑不等于盲目乐观。我老曹经常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得莫喜、失莫忧,因而已经习惯远离群众,当个寂寞的分析员了。我老曹的投资策略经常与群众背道而驰,例如2007年11月时,我老曹首先站出来说看空,当时被人骂得狗血淋头;2008年11月,我又呼吁大家“不要看得太空”,结果又被大家再骂一次。谁是谁非,如今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