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花呗也要上征信了!”
“花呗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这一话题带着网友的各种疑问冲上热搜。
随着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信用生活的发展成熟,用“经济身份证”来形容个人征信应该再恰当不过了,如今不仅银行办理贷款要核查个人征信,而且衣食住行等都多多少少与征信有关。
现如今,个人征信2.0版本已经运行了将近一年,在这时候,央行对征信系统最新情况进行了披露,二代征信系统的采集和收录范围正在加速扩张。同时,截至到年12月底,二代征信系统共收录超过11亿自然人,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
央行二代征信系统上线以来,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征信报送都变得更为严格。
1月25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征信系统最新情况进行了披露,二代征信系统的采集和收录范围正在加速扩张。
在央行征信快速扩张的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明星产品:花呗、借呗、微粒贷也将征信系统全面接入。在此之前,央行征信主要对接的是商业银行,即银保监批复的有金融许可证的相关机构;
而如今,央行征信2.0系统接入了数千家各类贷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小贷公司、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并且在去年,花呗就以“升级服务”的形式提醒用户同意后将报送数据至央行征信系统。
那接入征信系统后,各大产品的显示名称又有何变化呢?
蚂蚁花呗——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蚂蚁借呗——重庆市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微粒贷——微众银行(由腾讯等知名企业发起设立,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
其次,从接入征信的业务模式来看,数据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央行征信2.0版本被称为“史上最严征信”,对应的二代征信报告新增纳入多方面信息,覆盖了循环贷、信用卡大额专项分期、共同借款人,企业为个人担保、个人为企业担保、逾期后还款等一代征信无法覆盖的信息。
在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我们会发现个人征信报告上面更“花”了,显示的信息更为全面了。
尤其针对网贷业务方面,笔数、金额、借贷频率、记录条数等,严重影响了个人征信报告的美观度,所以导致很多伙伴们的征信短板也就暴露无遗了。所以在此芳小编提醒伙伴们,网贷数据接入征信系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一定要多多注意哦!
虽然目前银保监和央行出台了“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对花呗、借呗、微粒贷等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监管,但这并不阻碍这类产品纳入征信系统的脚步,而且除了央行征信系统,还有两家市场化的个人征信公司,一家是百行征信,一家是朴道征信。
在今年初,人民银行又重新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征信机构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征信机构应删除。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