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的兴起
用“花呗”、“白条”等超前消费渐成潮流
而不法分子也从中嗅到了“商机”
假冒金融平台客服的骗子紧随而来
近日
锦屏街道的张先生
就接到了自称“蚂蚁金服”客服的电话
在一通连环套路下
被骗元
真实案例
“转账前,我母亲还专门提醒过这是骗子,我应该听她的话的!”说起被骗的经过,小张懊悔不已。
家住奉化锦屏街道的小张,今年24岁,有着固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但是总觉得工资不够花,因此经常会使用借呗借钱消费。3月5日这天,小张下定决心今后不再过度消费,于是在还清借呗欠款后,关闭了借呗功能。
“您昨天把借呗给关闭了,请您配合我们消除您的借款记录,现在请把您的QQ号码报给我们。”3月6日下午,小张在家接到一个自称“蚂蚁金服”客服的电话。当时,小张的母亲正巧在边上,还特意提醒小张这是骗子,不要去搭理。“对方连我昨天关闭了借呗都知晓,怎么可能会是骗子!”出于对征信的重视,小张并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对这名“客服”深信不疑。
打完电话后,小张和“客服”互加了QQ,“客服”还将小张拉进了一个名为“银监会端口”的QQ群,称消除借款记录需要银监会工作人员的配合。随后,群内的几名“工作人员”根据套路人设轮番上场,要求小张根据提示操作走流程。“工作人员”先是让小张再次开通借呗,并借款元。之后,“工作人员”又引导小张通过招商银行APP贷款元。
资金到位,图穷匕现。“工作人员”为提升可信度,打消小张的顾虑,在群里发了一系列“证件照”,并要求小张将上述元提现后转账至“银监会安全账户”。天真的小张就这么被伪造的“证件”唬住了,按照对方提示进行了转账操作。
但是,“工作人员”并未因此罢休,竟狮子大开口,让小张再贷款元转至指定账户。直到此时,小张才感觉到不对劲,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立马前往分局大桥派出所报案。
警方提醒
1、万万不可相信主动找上门的金融客服,无论包装的多么像“正版”的客服,假的还是假的!
2、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对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进行资金审查的,切勿相信。
3、公检法等部门绝对不会使用打电话的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银行卡透支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
4、陌生好友不乱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