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在蚂蚁的认知当中,我们人类社会是低等社会呢?到目前为止,蚂蚁是已知动物当中脑重和体重比最高的动物,蚂蚁的社会属性等级非常的高,仅次于这个地球上拥有高度文明的人类,在蚂蚁社会中拥有严格的分工与等级,有些蚂蚁甚至还会蓄养奴隶,让奴隶蚂蚁为自己的生存提供各种食物与服务。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种蚂蚁,他们自己内部除了有严格的分工,还会进行农业开发,这种蚂蚁通过种植菌类来完成食物的生产,甚至能够对公共安全卫生进行预防和处理,这个拥有高级文明的蚂蚁种群就是切叶蚁。切叶蚁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把植物树叶切下来的蚂蚁,它们利用切下来的叶子种植真菌,长出的真菌则会成为这些蚂蚁幼虫的食物,但是切叶蚁想要建立起一个新的王国,也要经历非常艰难的创业期。
首先是一只雌蚁从自己母穴中外出创业,仅仅只能够从母穴中带走少量的真菌放在自己口下的囊中,这就是他的创业基金了。当他找到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便会挖一个20-30厘米的通道,通道的尾端则是一个大约6厘米左右的巢穴,在巢穴中它会把自己带来的一点菌丝吐出来,然后在菌丝上产卵,当然这时候肯定不是用这一点菌丝来喂养自己的卵,而是先用这些卵来培育菌丝,并且它还要消耗自己身体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排出粪液来浇灌这些菌丝。
等到这些菌丝形成一个菌埔,它会再次产卵,但这时的菌埔依然很脆弱,并不能很好地为蚁卵提供所需的食物与营养,所以这次排出的卵只能有极少数可以成活,多数依旧成为培养菌埔的养料,成活的蚁卵最终成长为工蚁,这些工蚁能够走出巢穴,便会在附近寻找能够为菌埔提供营养的树叶,然后将树叶切割成一片一片带回蚁穴。
工蚁回到蚁穴会把树叶嚼碎,均匀地放在菌埔上,让菌埔快速的生长,等到菌埔再次壮大,能够充分地为蚁卵提供营养后,雌蚁便可以高枕无忧地住在蚁穴中每天不停地产卵,而工蚁则要源源不断地出去寻找树叶,接替蚁后开始打理这些真菌,但是目前依然没有度过最艰难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蚁穴中的真菌只能够保证2.5%-10%的蚁卵成活。因此工蚁们需要更加勤奋地为蚁穴寻找树叶,为蚁穴的壮大打好基础,才能使蚁穴正常运转起来。
就算是蚁穴的一切都步入正轨,切叶蚁依然要面临三个难题,第一,种好真菌,切叶也会让菌埔继续扩大,源源不断为蚁卵提供充足的食物,因为蚁群的头等大事就是食物,一旦失去食物就意味着蚁卵将不能够存活,因此蚁群的命运就和真菌牵连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可能已经伴随了千万年的历史。因为不同种群的切叶蚁与不同的真菌产生着共生的关系,而且他们也会杀死在巢穴中对自己有害的菌类,同时工蚁也能够分辨出哪种树叶的营养可以更好的养活与自身蚁群共生的真菌。
比如哥伦比亚切叶蚁就偏好受旱植物的叶子,是因为这些叶子当中包含浓度更高的氨基酸、氟氨酸,而且永远收割的是顶端的叶子,可能是因为那个位置的树叶最嫩。当一个切叶蚁发现一片适合的叶子,就会发出特殊的信号来召唤自己的队友,这里可不是利用气味或者信息素进行传递,而是发出一些我们人类所听不到的声音,利用仪器才能够捕捉到。
第二个困难就是如何安顿好幼虫,有科学家为了研究切叶蚁是如何养活和安顿幼虫的,就找到一处巨大的切叶蚁巢穴,利用了好几吨的液态水泥进行浇灌,最后进行挖掘,出土以后的蚁穴堪称地下建筑奇迹,面积足足有20-30平米,最深的地方足足有七八米,地下布满了通道和巢穴。每个巢穴的分布都非常的科学,不同分工的切叶蚁也会在不同的巢穴附近活动,能够很快地进行信息传递和通行,并且巢穴在地面处会有很多通风口。
真菌的生长会产生热量,一部分的穴口散发出这些热量,而另外一些穴口则进入新鲜的空气,自动形成了空气的循环,保证分布在地下的蚁穴都能够进行空气的交换。这样庞大的地下建筑不仅妥善地安顿好了切叶蚁的幼卵,还能利用空气的温差进行空气循环,真是妙不可言。
第三个困难就是切叶蚁如何进行公共卫生安全的预防与处理,其实在庞大的蚁穴中生长着数量极多的真菌,非常容易滋生一些霉菌或者细菌,一旦蚁穴大面积感染霉菌,对切叶蚁来说将是致命打击。在对付这些外来细菌和霉菌上,切叶蚁有一个秘密武器,切叶蚁的胸部长着一对白色的甲,这对甲可以分泌出诺卡氏菌属的一种放射线菌丝状细菌,它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保证穴内真菌的健康。
但有时也不排除遇到快速生长的霉菌,此时切叶蚁已经无法抑制,于是要放弃巢穴,另寻位置再次创业。另外,切叶蚁在培养真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废物,这些废物中很容易滋生一些不利于切叶蚁生存的病原体,哥伦比亚切叶蚁便会安排一些年老的切叶蚁对这些废物进行垃圾清运,而在清运这些废物的过程中是极其危险的,会有很多的切叶蚁死掉,这也是为什么切叶蚁会安排那些年老的切叶蚁进行垃圾搬运。
其实切叶蚁还有非常多的内容没有讲到,而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蚂蚁同样也有非常高级的社会属性,他们的智商可能不是我们想想象中的那么低,也许在他们的世界中认为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还不如他们,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