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违规转汇海外买房多家银行被罚蚂蚁搬家 [复制链接]

1#

10月22号,多家银行在面对眼前这张由国家开出的罚单时才意识到,

原来这次的严打并没有开玩笑!

中国建设银行一分行被罚款万元,

光大银行厦门分行被罚.85万元,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被罚.48万元,

同样被罚的,还有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上海分行、交通银行金华分行、中国建设银行福清分行、光大银行厦门火炬园支行、渤海银行天津滨海新区分行、招商银行济南分行、中国银行威海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银行…

这些举国闻名的大银行也没有逃过被罚款的命运。

中国的银行业发起了深刻的反省…

而这一切的始端却是一则国家之前就执行的规定,

只是很多人都自以为是玩笑,执行力并不会那么强,

可是现在,他们面临的,

是国家的再一次严打!

年10月22日,

中国再次出手严查各大银行!

严打违规外汇海外买房!

外汇海外买房!

海外买房!

买房!

上述银行皆未曾核实用户外汇用途,也未及时核实外汇使用时间,

所以,才遭到了国家罚款!

而这些“侥幸”逃过追踪的外汇者,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被追查。

在这些人中,截至目前为止,

已有3人通过地下钱庄将资金汇至境外买房、4人因分拆逃汇被罚。

其中,香港籍陈某非法买卖外汇案的罚款最高。

据介绍,年1月至8月,

陈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

将万元打入地下钱庄控制的境内账户,

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汇至其境外账户,用于购买境外房产等,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

被处以罚款万元。

而禁止使用外汇做外海房产投资的*策,

已经不是一个新*策了,

早在一年多前,

这个规定就开始实施了。

这几年来,华人利用换外汇在海外购置房产的例子很多,

仅在悉尼,在许多楼盘开盘的展厅里,

你可以看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在排队买房,

在冗长的队伍里,中国人占了大多数,

你很难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找到白皮肤的当地人。

看到这个景象,国内的小伙伴就很奇怪了,

这些人是如何有这么多钱去国外大手大脚买房的?

看到国内的小伙伴这么奇怪,

外汇局也很奇怪,

我的*策都实施了一年多了,

说好了不给用外汇购置海外房产,

怎么总有那么多人不听话呢?

于是乎,外汇局决定,

再次安排人手,

开始严打外汇海外购房现象!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个人购汇不得用于海外购房,

因为个人海外购房及投资属于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并且强调:

“一直以来都不能做”。

中国的外汇*策中明确提到:

购汇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外汇局还指出,

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

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

除规定的渠道外,

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

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可见,要是想用外汇进行海外投资,

首先,你的投资项目得是符合规定的,

可惜房产不在规定范围内。

又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拿着外汇在海外买房,

外汇局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人说上有*策下有对策,

你们连想对策的功夫都懒得下,

严打!必须严打!

于是,就在前两天,国内便彻查了多个银行的外汇信息,

果不其然,许多银行根本没有按规定弄清楚外汇的走向,

他们不知道人们换来的外汇用于了哪些方面,

也不知道这些外汇究竟何时被使用,

于是,外汇局表示,

罚!狠狠地罚!就从银行开始!

仅仅一天时间,在被审查的6家企业和7家银行中,

就发现了20个外汇违规买房案例,

这几家银行和企业都被给予了不同金额的处罚,

同时,外汇局表示,

下一步,

就是严罚违规使用外汇的个人!

什么“地下钱庄”、“蚂蚁搬家”,

统统查,

先查后罚!

通过地下钱庄、“蚂蚁搬家”等行为进行外汇违规操作,

是央行、外汇局等此次打击的重点。

外汇局工作人员透露,

这样的严打通报会逐步常态化,

这样的外汇审查也会大大加大频率,

让那些用外汇违规买房投资的人无处可逃!

另外,外汇局将继续保持检查和处罚力度不变,

并持续对外汇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高压打击。

接下来还将严厉打击构造虚假交易、欺骗交易以及逃骗汇、非法套汇行为。

也就是说,外汇局将即日起,

在查处、通报违规案例方面却越来越频繁,

并且打击手段更具现代化、信息化,

惩罚手段也将越来越严厉。

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外汇局会持续拓展数据来源,加强非现场检查,提高信息化水平,

运用大数据手段,

提升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水平。

当然,本次的严打重点不仅仅是违规购房这一块,

就在上周,中国外汇局又把互联网金融查了个底朝天,

并下达了

《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

互联网平台外汇受到控制

什么是互联网平台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支付类App、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互联网平台,

在外汇局眼中,

他们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前几天,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

规定中明确写道:

客户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外的从业机构应当在交易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据悉,

此规定旨在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但是这则规定的实行必然会影响到在海外做生意的生意人,

同时也会影响到在海外留学的留学生…

对澳洲从商人士来说,

虽是已经移居澳洲,但避免不了和国内依旧存在资金往来,

若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往来,

那么,

这一类生意人就要开始注意汇款方式了!

从年1月1日开始,只要是单笔或累计交易超过5万人民币,或者1万澳元的,

交易后5个工作日内都需要机构报告。

若是违规,

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澳洲留学生而言,

最受影响的部分就是生活费和学费了。

在此前,许多父母给孩子汇款时,

为了方便或节省手续费,

会使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转账,

随后再让孩子在澳洲境内进行个人换汇。

然而,在这项规定出台之后,这样做的风险则大大加大,

外汇局完全有理由相信,

你家在洗钱!

在此之后,汇学费或生活费最保险的方式又变成了去银行汇款,

这样…

才能有理有据地“摆脱罪名”。

许多刚刚到澳洲的人们还不是很清楚汇款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以往的汇款规则。

外汇管制规定

重中之重:

每人!

每年!

只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

并且从年1月1日起,

无论你是在银行柜面还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购汇,

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

明确填写购汇用途。

申报单上对个人购汇用途做出了详细分类,

每个大项后有三四个小项均需要填写!

例如,因私旅游,

要填写预计停留期限,

目的地国家,

预计进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国家、地区。

如果是境外留学

要填写学校名称、

留学的国家、年学费金额和年生活费币种、金额。

探亲

需要填写包括预计境外停留时间、目的地国家、

境外亲属姓名、与境外亲属关系四项。

境外就医

要填医院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

在填写购汇用途时,需要填写“预计用汇时间”,

预计使用购汇资金的日期。

个人一次购汇存在多种用途的,应按金额从大原则填报。

如果你的个人实际用途不在《申请书》明确列明的八项购汇用途项目之内的,应勾选“其他”项,并详细说明交易对方名称、具体购汇项目、交易所需金额/币种等事项。

而在个人购汇申请书中,

也明确了购汇“六不得”!

这6条禁令:

1.不得虚假申报个人购汇信息;

2.不得提供不实的证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额度实施分拆购汇;

5.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6.不得参与洗钱、逃税、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重中之重:个人购汇不可以用来个人海外购房、进行证券投资和购买个人保险等!

这是断了多少指着海外投资发家致富人的路呀!

新增

严格打击违规非法资金外流:

外管局发言人指出:

根据G20和国际协作有关原则,各国需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应对税基侵蚀等方面加强合作配合,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提高数据统计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包括加强购汇真实性审核、细化支出分类等。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

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列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