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蚂蚁rdquo搬家也疯 [复制链接]

1#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为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智者、什么是勇者?今天,在长虹的舞台上,我们也要讲述一个人,一个在生产搬迁过程中的智勇者,他就是长虹新能源公司生产制造部部长张立双。

年开局,当新冠疫情在全国爆发,威胁着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抗疫、保产、搬迁,成了新能源公司的头等大事。

春节前安排好的生产加班计划、设备搬迁计划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盘打乱:生产员工不能按时到岗、原料不能及时供应、订单不能按期交付、搬迁大型设备来不了、搬迁人员来不了……

这一切,让负责生产、搬迁工作的生产制造部部长张立双感到百般头疼,所有计划牵一发动全身,原计划全盘否定的背后是重新制定。

调整生产战略,大年初二开工

张立双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双眉紧锁,Excel表格中,一边是生产制造部各班组上报的可出勤人员名单,一边是等待交付的客户订单明细,还有各种生产原料的到货情况……在反复推敲疫情影响及订单紧迫程度后,他决定调整生产战略,大年初二开工,首先开启缺口最大的5号HIBAR线生产,尽最大限度保证客户订单的按期交付,牢牢锁定疫情下每一个来之不易的订单。

“叮……”

电话一个接一个拨出去,张立双紧急联系居住在工厂附近的生产员工、设备维修员工、物料保障员工。

“张师,绵阳的公交好多都限开了,我不好坐车呢。”

“张师,疫情这么严重,我们小区都封闭式管理了,要单位出具上班证明。”

……

接到员工的诉求,张立双立即组建了HIBAR线生产群,如一位家长般,既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又要安抚员工的情绪,更要逐个解决好员工的上班难题。

大年初二早上7点半,细心的张立双提前来到工厂,为上班员工准备防护口罩、消*液、体温检测仪。8点20分,5号HIBAR线所需生产、设备、物料保障人员共计40人,全部按时到岗,接受体温检测。

当生产线体启动的一刹那,张立双的内心充满了感谢。

整个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张立双就开始忙碌,每天进行生产协调、人员防疫排查、防疫安全工作检查……如同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旋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

保产搬迁,制定蚂蚁搬家战略

按照新能源公司的原定搬迁计划:

年1月启动搬迁。

年6月30日,完成搬迁。

年1月的搬迁启动工作非常顺利,当大家准备在春节后撸起袖子加油大干的时候,疫情来了,搬迁大型设备来不了、搬迁人员来不了……搬迁进度被迫放缓。

当3、4月全国疫情得到控制,搬迁工作可以进行时,新能源公司的订单量出现集聚攀升,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0.59%,达到2.05亿。时间紧,任务重,既要保产,又要搬迁,谈何容易?同时新厂房的建设没有完全交付,搬迁过程既要避让施工,又要保证搬迁安全,重重困难不言而喻,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保产、搬迁的进度。

如何保证?客观困难摆在了搬迁执行组长张立双的眼前。

考虑再三,他决定重新调整搬迁思路,制定蚂蚁搬家策略。策略一出,众人生疑,蚂蚁精神固然可贵,但蚂蚁搬迁进度,能保证年6月30日完成公司整体搬迁任务吗?

质疑声中

张立双信心十足,把整体搬迁模式更改成按线搬迁模式,对订单不紧张生产线,利用生产间隙快速完成搬迁,同时集中技术力量,火速完成搬迁线体的连线和调试,大幅度压缩设备搬迁周期,最大限度降低搬迁对保产的影响。

如法炮制,一条条线体采用蚂蚁搬家模式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式,于年6月30日,全面完成新能源公司下达的搬迁目标。

搬迁结果令众人信服。

亲自挂帅,立下自制线体*令状

年6月30日,新源公司完成整体搬迁后,新厂房新气象,公司的硬件环境等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搬迁后公司的厂房租金、物业费、员工交通费、就餐费等各项成本却大幅上升,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竞争力。

为此,新能源公司吹响了提效、扩规模冲锋号,以低成本扩张方式来实现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提升公司竞争力。

冲锋号角的吹响,新源能公司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在这个节骨眼前,张立双又找到领导主动请缨,要求带领设备团队自制线体,为公司节约设备制造成本。当着领导的面,他立下*令状:年完成第一条碱锰高速线体的自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机械专业毕业的他,亲自挂帅,说干就干,和设备团队一起,开启了自制线体的研发及设计历程。

为了达成目标,他开始倒逼时间节点,制定阶段目标。3月内,必须完成线体前期规划及设计。倒计时开始,张立双几乎除了上班、睡觉,其它时间全扑在查资料、定方案、选材料上,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9月底,完成第一阶段正极、点焊组装、涂碳等前端设备的立项和材料清单、零件清单的计划申请及采购。同时根据工艺输入,全面完成主线结构、卷边机、锌膏机、称重机、涂胶机等的设计优化及电气、关键外购件等的清单罗列及计划采购。

一切看似平淡,张立双和小伙伴们没有丝毫懈怠,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忙碌……

在生产现场,他埋头于各种材料、零件间,用不馁和坚持,带领小伙伴一起为制造出世界一流(比海霸生产线更优)的碱锰电池生产线而奋斗。同所有长虹新能源人一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创新、坚韧”的企业精神,做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向世界证明,长虹新能源中国制造,也可以弯道超车,缔造世界一流的神话!

往期回顾

10年品牌一朝电商!他在长虹上演最强变形记

“上甘岭”谱恋歌,他们缘定今生

他被称为研发“战斗机”,战斗在长虹战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