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金服退市金融干饭人速携碗而来 [复制链接]

1#

年11月3日,蚂蚁金服被官宣暂缓上市

一时间,牵动了无数金融“干饭人”的内心

蚂蚁金服为何退市?

金融人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一起来看看吧!

初识蚂蚁集团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起步于年成立的支付宝。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是为蚂蚁金服的前身。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

你知道蚂蚁集团旗下有哪些产品吗?

一起来做个选择题吧!

AB

CD

正确答案:以上全部~

没错

这些充斥着我们生活的产品都是蚂蚁的

(听起来怪怪的?

而蚂蚁集团及其旗下的各类产品一直在做一件事:

——撬动金融杠杆

「不懂就问」

什么是金融杠杆?

与物理上的杠杆原理类似,用少量的资金去撬动巨大的利润的行为就叫做金融杠杆。

利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我们可以达到放大投资的效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固定的比例增加,即收益或是损失都会被放大。

举个栗子,美国十几年前由于住房市场持续繁荣,银行大量向次级贷款者(即信用度低或贷款偿还能力弱的贷款者)放出高利率贷款,在住房市场逐渐降温时,大量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它的产生从根本上而言就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进行交易的结果。

那么蚂蚁金服是如何撬动金融杠杆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蚂蚁金服的主要产品是由花呗、借呗所进行的借贷形成的债权,而这些用于借贷的资金则来源于资产证券化的操作。

就是它,资产证券化,撬动金融杠杆的大推手!

资产证券化,简而言之,就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并以此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过程。

通俗地讲,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方式,通过将流动性不强(短期难以变现)的资产作为支持发行可交易的证券,用未来可能赚到的钱为现在做担保。

颇有些空手套白狼的意味……

而蚂蚁金服做的事就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循环地发放贷款,通过不断的循环,用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了多亿元的贷款,杠杆高达倍!

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的原因

导火索

01

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展开了抨击,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发表了哪些惊人的言论:

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

“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要抵押、要担保的当铺思想,这很难支持未来30年世界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今天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文件太多,*策太少。最怕监管到后来,变成了自己没有风险,自己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不发展的风险。”

“银行喜欢给好企业、不需要钱的企业贷款,结果让很多好企业变成了坏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钱太多也惹很多事。”

他甚至放言:

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没有系统!

这是公然向监管机构开炮

会议过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金服实控人马云及公司高管,蚂蚁金服随后便被暂缓上市。

(谨慎发言:这里马云和公司高管被约谈的原因我们是不得而知的,马云的发言和其被约谈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根本原因

02

如今看来

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

似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结果

过度资产证券化容易诱发金融危机

在介绍蚂蚁金服如何撬动金融杠杆的问题时也提到,蚂蚁金服资产证券化的一系列操作造成了近倍的杠杆,将风险层层转嫁到投资者身上,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过度资产证券化的危害,这里用一个例子更好地进行说明:

前面也提到过美国的次贷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它最终破坏性影响的范围不仅限于美国国内,更是蔓延全球,带来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再看蚂蚁金服的一系列操作,在其中也可以看出类似的问题:

“普而不惠”:

“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

逃避监管:

蚂蚁集团大量开展金融业务,但却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不仅是逃避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隐患,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

由此看来,这些操作将投资者与国家的金融系统置于高风险之中,极易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必然要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管。

引起争议的花呗广告

小结一下,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马云的发言不过是导火索;其长期以来的产品业务将国家的金融系统置于高风险之中,被监管被叫停只是时间的问题。

事件之后何去何从

大致了解了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的风波的背后,我们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