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75991.html0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2.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有趣。3.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0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1.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猜名字。2.揭示课题:这些昆虫都有不同的小秘密呢,你想了解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板书课题)3.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提示:“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蚂”是多音字,在“蚂蚱”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是mǎ,组词“蚂蚁”。4.交流对字词义的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提示:“凡是”“款款”“益虫”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理解,“黑绸”“衬裙”“膜翅”可借助图片帮助理解。二、初读课文,梳理结构1.读读想想,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2.读读说说。(1)提问:这篇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预设: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2)追问: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预设1: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特点。预设2:花大姐是瓢虫的外号。预设3:独角仙、蚂蚱是昆虫的名称。总结:取小标题时既可以用昆虫名,又可以用昆虫的典型特点。三、品读交流,梳理方法1.引导读文圈画: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画出来,与同桌一起交流,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2.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并品读。预设1:“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品读:相连的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真是既大胆,又有意思。(板书:有意思的猜测)预设2: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品读:作者浮想联翩,想到人长了复眼的样子,真是有意思的想象。(板书:有意思的想象)预设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品读:瓢虫像舞蹈演员一样轻轻柔柔地从天而降,体态优雅,被叫作“花大姐”再合适不过了,真是有意思的修辞。(板书:有意思的修辞)教师相机指导:“落下”“折好”“收拢”写的是昆虫的动作。预设4: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品读:“噌——飞了”表现出蜻蜓和苍蝇行动迅捷的特点,“呜——扑”则表现了独角仙从横行霸道到狼狈摔落的意外转变,这真是有意思的声音。教师相机指导:“噌——”“呜——扑”描写的是昆虫的声音。预设5: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品读:作者把这些小昆虫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会用语重心长的语气规劝瓢虫少吃些马铃薯嫩叶,还会用嗔怪的语气抱怨蚂蚱爱吐口水。教师相机指导:“吃马铃薯嫩叶”写的是昆虫的习性。预设6: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教师相机指导:这是根据星点不同进行的分类。3.根据交流梳理总结:同学们,作者汪曾祺是从哪些方面来记录这些昆虫的?预设:作者是从学名、外形、声音、习性、动作、种类等方面来记录昆虫的特点的,记录时还用风趣的语言融入了有意思的故事、天真的猜测、烂漫的想象,把这篇备忘录写得生动有趣。四、学习方法,拓展运用1.创设情境:课文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几种昆虫,让我们读起来兴趣盎然。在生活中,我们在观察昆虫时,如果来不及记录,还可以只记录关键词,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记录。2.课件先出示课文“花大姐”的语段,然后再出示图表式备忘录。学名别名外形习性动作种类瓢虫花大姐有翅膜、硬翅和小圆点有的吃蚜虫,有的吃马铃薯嫩叶落下、折好、收拢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引导:大家看,列表格的方法既能帮我们记住有效信息,又能节省时间。3.提问:对比这两种备忘录,你们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图文式备忘录:以文为主,以图为辅,具体生动地描写昆虫。图表式备忘录:精简地罗列出昆虫各方面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昆虫。4.小结:备忘录可以用来记录有趣的动物,还可以记录我们观察的植物,今后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记录你观察到的一种昆虫,并撰写自己的“昆虫备忘录”。2.课外阅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板书设计昆虫备忘录 复眼——提出疑惑
蜻蜓、苍蝇花大姐——飞落的情态、外形、种类独角仙——体形大、力气大蚂蚱——尖头蚂蚱、土蚂蚱解说特点流露真情教学反思在《昆虫备忘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同时,我也较好地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统编课例—三年级下:1.统编课例
三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统编课例
《燕子》教学设计3.统编课例
《荷花》教学设计统编课例—四年级下:1.统编课例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统编课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3.统编课例
《天窗》教学设计4.统编课例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5.统编课例
《琥珀》教学设计6.统编课例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7.统编课例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