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在一定程度上,从企业的偏离到监管的纠偏,本身就是一次良性的互动,也是新生事物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不要浪费一次好的危机,对蚂蚁如此,于监管亦然。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作为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的重头戏,花呗、借呗的品牌隔离尘埃落定。
11月24日,花呗发布公告显示,花呗正式启动品牌隔离工作:花呗将成为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服务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
就在不久前,同属蚂蚁消金的借呗也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更新至“信用贷”页面展示。
自一年前暂缓上市以来,在监管“领航”之下,蚂蚁集团的整改动作频频: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主动压降余额宝的规模、消金公司成立、花呗上报征信、花呗借呗启动品牌整改,等等。
曾经一度“偏航”的蚂蚁集团逐渐回归航路。在此过程中,蚂蚁的扩张步伐有所放缓,也牺牲了一些短期利益,但同时,收获了更高的发展质量,以及更可预期的未来。
这也意味着,中国政府近年来所探索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不管之于蚂蚁还是全行业,无疑都是幸事。
品牌隔离
花呗、借呗等消费信贷是蚂蚁集团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业务,也是主要营收来源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蚂蚁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贷款余额为2.1万亿元,其中消费信贷余额亿元;去年上半年,微贷科技业务收入.86亿元,在总收入当中的比重达到39.4%,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不过,随着消费金融行业整体环境的变化,该项业务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压力,因而成为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市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