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学推荐丨昆虫记从昆虫世界折射出社 [复制链接]

1#

●荐读时刻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昆虫记》节选

蝉的视力情况在地上地下有什么不同?螳螂的外貌和它的性情有怎样的反差?萤火虫是如何摄取它的食物的?红蚂蚁靠什么来指引它们回家的路?想知道这些答案,不用翻开厚重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昆虫记》就能给你作出解答,不仅如此,《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更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如果只是一本研究昆虫的笔记,那《昆虫记》只是一本百科全书,但它的成就不仅如此。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

《昆虫记》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让读者们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

“池水通过小小的渠道缓缓地流入附近的田地,那儿长着几棵赤杨,我又在那儿发现了美丽的生物,那是一只甲虫,像核桃那么大,身上带着一些蓝色。那蓝色是如此的赏心悦目,使我联想起了那天堂里美丽的天使,她的衣服一定也是这种美丽的蓝色。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轻轻地捉起它,把它放进了一个空的蜗牛壳,用叶子把它塞好。我要把它带回家中,细细欣赏一番。”

读完这段文字,你是否也幻想出一幅风吹麦浪的田园风光?此外,在本书中,不光有作者铺叙出的“岁月静好”,还有*强的蝎子、残忍的萤火虫,吃蚕的金龟子等等。《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

比如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法布尔是这样描述的:“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理性与感性的融合,科学与文学的结合,这是读完《昆虫记》后大多数人的感受。书中既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厚感情,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也有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他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从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法布尔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

您可以扫描识别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