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风middot课程蚂蚁王国 [复制链接]

1#

你好,蚂蚁:

蚂蚁

你好

邂逅

一次晨点后,俊豪和嘉蕙无意间发现三三两两的蚂蚁在教室里搬食物。

“快来看,小蚂蚁在搬食物。”俊豪突然大叫道。

他的话瞬间吸引了小伙伴的注意力,大家寻声而去,挤在一起扎堆观察蚂蚁来。

蚂蚁怎么会在我们的教室里搬食物呢?

别看它们小,它们会合作一起做事,团结友爱。

蚂蚁把食物搬到哪里去呢?

蚂蚁有几只脚?

蚂蚁的家在哪里?

老师有话说:

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是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教师的本职。当老师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时,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每一个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课程就来自于这点滴思考之后。

瞧!我们的蚂蚁王国课程正在慢慢衍生……

认识

01

蚂蚁问号站

面对小小的蚂蚁,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一个个“蚂蚁大搜索的方法”脱口而出。

成成:“我让妈妈帮我到电脑上去找找,网上什么都有的。”

萱萱:“我家有《百科全书》的书,明天我带来,上面应该有小蚂蚁知识的。”

皓扬:“我姐姐有动物的碟片,我去问她借一下。”

小鱼:“我回家问爸爸,爸爸知道得多,他会告诉我的。”

……

带着满满的期待,孩子们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

02

蚂蚁调查所

快来看看我们的调查发现吧!

03

蚂蚁分享会

周一早晨,孩子们就带着调查表来到了幼儿园,开始了我们的蚂蚁讨论分享会。

看,他们一个个拿着自己的调查表在集体面前眉飞色舞地述说着自己发现的“蚂蚁大秘密”。

05

蚂蚁阅读站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小和绘本馆、爸爸妈妈的支持下找来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绘本书籍,从书中了解蚂蚁的故事和知识。

老师有话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了更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并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能愉快地与小伙伴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见闻和感受,而爸爸妈妈们也掌握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向。

那么孩子们调查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呢?还有哪儿可以找到蚂蚁呢?为了验证自己调查的结果,孩子们风风火火地行动了起来。

寻找

除了教室里有蚂蚁,幼儿园里,哪里还会有蚂蚁呢?

吃完午餐,孩子们商议走出教室,开展寻找蚂蚁的活动。

01

户外寻觅,发现惊喜

来到树坛边,

发现小蚂蚁躲在石缝中间;

来到操场上,

发现小蚂蚁躲在叶子下面;

来到泥园、种植园,

发现小蚂蚁躲在泥土洞穴里面。

幼儿园的各个角落,

到处都是孩子寻找蚂蚁的身影。

02

积极交流,认真记录

回到教室后,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发现和好朋友分享,并认真记录在《我的发现》表格中。分享时,孩子们都会告诉大家自己是在哪里发现蚂蚁的,有些孩子不知道具体地点,他们会一遍遍地解释。

和以往相比,这次孩子们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寻找蚂蚁的踪迹。

离园时,教师鼓励、引导孩子,回家后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社区里继续寻觅蚂蚁,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

亲子寻蚁

老师有话说: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寻觅蚂蚁过程中,孩子们的参与性、互动性极高,每一个人都专注仔细地观察寻觅,图像表征式地认真记录,大胆主动地分享交流。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从起初的猜想到实践论证,孩子对蚂蚁的生活环境有了确切地认识,对自己的错误猜想通过实践自己进行反思,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是无与伦比的。

探秘

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所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将会是一次非常好的科学探究体验,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01

外形特征

一个周末晚上,一位妈妈联系老师说抓到了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透明的盒子里,周一一大早就带进了教室。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为了进一步深入认识蚂蚁外形特征,教师收集了蚂蚁外形结构图,通过详实、清晰地讲述,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蚂蚁。

为了让孩子更深入地认识蚂蚁,老师在区域活动中拓展延伸“蚂蚁外形特征”创造与表现内容。自主游戏时,孩子有的用彩笔画出各种姿态的小蚂蚁;有的用轻质黏土制作立体的小蚂蚁;有的蚂蚁抱在一起,创设蚂蚁运粮的场景。

在家里,孩子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蚂蚁”,创设不同蚂蚁活动的场景。

老师有话说:

孩子通过观察记录,理清自己的思路,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也在无形中体验记录这种“工具”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乐趣。

02

蚂蚁爱吃什么

我们发现的蚂蚁都是三三两两的,不如我们拿好吃的食物把他们引出来?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经过讨论,多数孩子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并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如:糖果、饼干、巧克力等。

孩子们一言一论,举手表决:决定将食物撒在山坡上,吸引蚂蚁。

孩子们自主分成4组,各小组成员分别将食物撒在山坡的不同位置,观察着这些食物蚂蚁是否爱吃?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蚂蚁?

孩子们等呀等,看呀看……

苗苗:快看呐,这边有四只蚂蚁在抬食物。

鑫睿:我这边是两只蚂蚁在搬食物。

孩子们发现,小的食物蚂蚁会马上托运回家;而大的食物,蚂蚁会通过触角相互传递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食物上就会粘满蚂蚁,黑压压的一片。

老师有话说:

蚂蚁爱吃什么?孩子们通过讨论、猜想、实践的策略方法,在实地观察中,验证猜想,总结交流。在观察活动中,孩子们又了新发现:蚂蚁力气大吗?蚂蚁是怎么传播信息的?蚂蚁们怎么样分工的?而当一个孩子翻阅绘本时,他惊喜地发现,绘本里居然都有答案。于是绘本阅读活动《大力士——蚂蚁》应运而生。

通过欣赏《大力士——蚂蚁》,孩子们深入解密了蚂蚁的特点、习性、生活环境、触角的信息传播作用等相关蚂蚁知识,蚂蚁真是太有趣了!

自然界的动物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论屋檐下慢慢爬行的小蜗牛,还是山坡的蚂蚁,或是色彩斑斓的蝴蝶,都能让他们兴奋不已。幼儿通过生活中与动植物的接触而建立对生命概念的理解,而教师也应该为孩子创设条件,提供相关的支持,帮助孩子梳理相关的关键经验。

关于“蚂蚁王国”的课程小故事未完待续,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将继续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衍生出更多有趣、有层次的活动,一起期待吧!

THE

END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