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集团的真正竞争对手是谁 [复制链接]

1#

今天市值已超万亿规模的蚂蚁集团脱胎于阿里系原先的蚂蚁金服。从字面上来看,至少蚂蚁金服的的业务指向性相对于蚂蚁集团来说更明确一些。

蚂蚁金服的根本主营业务范围是为阿里产品的用户们技工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他们的用户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宝等电商的传统用户,但是他的竞争对手却是传统银行。

仅在年,蚂蚁集团的营业收入是亿人民币,利润是亿元人民币,利润率是14%,虽然达不到传统国有银行业巅峰时期的利润水平,但是相对广泛的实体经济行业,确实是高利润了,只是一个许多实体企业非常眼红的营收规模和利润率了。

蚂蚁集团能达到这样的利润率,从根本上来讲,他们依靠的是它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事实上,蚂蚁集团发展至今,它能形成今天的规模,阿里系电商系统依靠移动互联技术支撑起的庞大网络消费群体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蚂蚁集团本身谈不上,如果一定要发现这一产业链创新的元素,那也要归功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没有移动互联技术,支付宝和任何移动终端支付平台都只是空中楼阁。

全网通用和人人皆可参与的移动互联电商行业为网购提供了基本的技术基础。阿里系仅仅拿到的只是互联网支付金融牌照,就可以实现它的梦想了——金融普惠。

其实,没有支付宝等其他的移动支付体系,金融业本身也是能够实现普惠的,只不过传统的手机银行既麻烦又繁琐。

移动互联的支付体系,动动手指就完成了。所以其实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支付体系。

从这一点来看,蚂蚁集团的支付体系是涉嫌垄断的。在我国,阿里系的网购用户目前有7.42亿。这么庞大的购买群体要想支付,必须使用支付宝。

消费者们没有选择,或者说他们的选择权从下单的那一刻起被剥夺,在商业上就是垄断。支付垄断,成就了蚂蚁集团的快速扩张。

蚂蚁集团的强大和扩张并不依靠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没有技术依托的任何金融创新,都是守旧的,并且都有金融衍生业务的嫌疑,必然得到监管。

任何没有在基础技术上取得突破的的金融创新,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传统金融蚕食基础上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用户的年网购金额是不发生变化的,那么蚂蚁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的部分就与传统银行业营业收入减少的部分。

而蚂蚁集团的支付体系扩张从他们扥海外并购似乎也可以读出该大型金融企业没有先进技术的端倪。自年以来蚂蚁集团向印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公司注资29亿元人民币,持有其30%股权。

但是,在蚂蚁集团帮助运营印度移动支付之后,该公司市场占有份额不增反降,且在截至年3月财年竟然净亏损超过了营业收入。

蚂蚁集团投资的英国支付企业万里汇情况也差不多。蚂蚁集团年2月以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企业。万里汇公司被蚂蚁集团收购后,亏损也超过了营业收入。亏损额超过了营业收入额,只能被解读没有技术含量的烧钱扩张。

蚂蚁集团在利用网络购物的支付平台蚕食传统银行的金融业务方面势不可挡,但在股权投资上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优势。

所以,从下一步来看,蚂蚁集团的上市终止和约谈不仅仅是蚂蚁集团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对于整个庞大的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而言,反垄断的监管才是日后起这个行业真正的门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