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森林的套路 [复制链接]

1#

作者:田丝儿

全文共字,阅读超过8分钟

————/BEGIN/————

为何要写支付宝的蚂蚁森林?

其实这个念头,由来已久,蚂蚁森林对于我本人来说,是除了支付场景外唯二能打开支付宝的强驱动力。

没有蚂蚁森林之前,支付宝会一直静静的躺在我手机里,直到需要支付的时候才会被打开那么一下,支付完后,又会静悄悄的再躺回去。

可有了蚂蚁森林后,我测试了下,最近一个月我打开支付宝的频次,已经到达日均3-4次,数据比之前可能提升了3倍都不止。

当然,所有互联网产品人员需要刻意避免的一点:不要把自己个体的观感认定为整体样本的需求。

除非你本身具备很强的角色代入能力,“一秒变小白”,能够迅速代入成为你产品的用户,才可以用你个人的理解去代表整体样本的需求。

为此,写本文前,我特意调研了下蚂蚁森林的实际数据:

截止年6月,蚂蚁森林用户数已达3.5亿人,蚂蚁森林已在地球上种下万颗真树,3.9万亩保护地得到认领。

(数据来源:支付宝年中官方数据盘点)

数量如此巨大,基本国内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用蚂蚁森林,能做到这么巨量用户且相对高频的产品都值得认真分析一下。

关于支付宝做蚂蚁森林背后的业务意义,比如:支付场景延伸、提高用户使用频次、社交、来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