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可以说是我们常见的鸟类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尤其是在农村,成群的麻雀总是站在电线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的麻雀,我们还很少能够看到死去的麻雀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麻雀
麻雀是鸟纲文鸟科麻雀属下所有鸟类的总称,现存的麻雀属下有27种不同的麻雀,我们常见的麻雀有三种:树麻雀、家麻雀以及山麻雀。其中树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麻雀,那么这三种麻雀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分布。树麻雀是欧亚大陆上独有的麻雀种类;家麻雀广泛地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以及非洲大陆上;而山麻雀则是亚洲独有的麻雀种类。
其次是栖息环境。树麻雀主要栖息在人类居住地附近;家麻雀同样是栖息在人类居住地的附近;而山麻雀则主要栖息在山区以及平原之上,在我国常见于我们青藏高原以及西南地区。
最后是形态。虽然三种麻雀的外观都差不多,但是仔细的比对个体大小还是有差异的。首先,在这三种麻雀中,以家麻雀的体型最大(平均体长15公分,平均体重在23克左右),树麻雀次之(平均体长14公分左右,体重平均20克左右),山麻雀最小(平均体长13公分左右,平均体重18克左右)。其次是头部特征,家麻雀的头、胸、颈部的羽毛都为灰色,树麻雀的头部羽毛呈铜色,面部有白色的羽毛,而且里面带有黑色的斑块;而山麻雀从头到尾的羽毛基本为栗色。
(上图为山麻雀)(上图为家麻雀)(上图为我们最常见的树麻雀)
麻雀的寿命有多长?
虽然麻雀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它们的习性和食性大都相同,都是典型的杂食性群居鸟类,由于这些方面的共同同化,所以它们在野生环境下的寿命也大同小异。
一般情况下,成年雌性麻雀一年至少可以繁殖一次,最多4次,次数的不同是由环境决定的,总的来说,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麻雀每年繁殖次数最多,而生活在寒带地区的麻雀每年则只能繁殖一次。通常,麻雀每次可以生下6颗卵,卵的孵化周期大都在10-15天左右,在孵化期间,雌雄麻雀会轮流孵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蛋都能成功孵化,平均6颗蛋中能孵化出3-5只雏鸟,雏鸟们完全依靠成年带回来的昆虫生存。因此,在昆虫较少的情况下,平均只有1-2只雏鸟能够成功地长大。
成年麻雀的寿命通常在7-8年左右,个别麻雀可以活到10年左右。
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死去的麻雀?
既然麻雀的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而且许多麻雀还主要栖息在人类居住地附近,那么为什么我们很少能够看到死去的麻雀呢?原因有三点。
01数量的减少
在当下,我们确实很少见到死去的麻雀,但是,在我们小时候,死去的麻雀是很常见的,而原因就出在数量的减少上。麻雀数量的减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人为的捕杀。在以前,麻雀被当成“四害之一”,原因就是它会吃粮食和谷物。但是,随着科学家深入的研究发现,麻雀的食物中,有超过50%的食物为昆虫,仅有不足50%是谷物。因此,麻雀吃昆虫是与农业有益的,但它吃谷物对农业又有害,但是相比而言,它是功大于过的。
但是正是这个原因,麻雀遭到了大面积的捕杀,这是麻雀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就是农药的使用。农药的使用使得昆虫数量减少,而且农药本身对麻雀也是致命的。
02麻雀的栖息地
无论是家麻雀还是树麻雀,它们虽然主要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觅食,但是,它们的栖息地大都远离人类的居住地。为了自身的安全,麻雀通常会选择田野里比较隐秘的草丛或者是小树上筑巢。当麻雀要“寿终正寝”时,它们大都已经丧失了飞行能力,所以它们都是待在窝里的。
因此,这也是我们很少见到死去麻雀的原因。
03分解者
麻雀的死亡分很多种,主要是非自然死亡和自然死亡两种。非自然死亡主要包括被其他食肉动物捕杀以及病死,而自然死亡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非自然死亡中,如果是被其他动物捕杀,那么死去的麻雀将会被很快地吃掉,我们自然是见不到的。而即使是一些病死的麻雀落到地上,也是有分解者来消化它的,比如食腐动物、蚂蚁、细菌、微生物等等。
正是有这些分解者,我们才很难见到死去的动物,不仅仅是麻雀。
总结
我们现在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与麻雀数量的减少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们大都死在了我们很少去到的野外,即使不死在野外,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食肉动物和分解者能够将它们消化掉。以上就是很少见到死去麻雀的主要原因。
相对来说,按照寿命来看的话,作为鸟类麻雀的寿命(平均7-8年)并不算短。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人类活动范围内的麻雀并不是只吃粮食,相反的,害虫才是它们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