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被妖魔化的保险 [复制链接]

1#

从业7年的小经纪人一枚,跟大家唠唠自己对保险行业的思考与感受。

保险是什么?

保险是一种低风险的金融工具,同基金、股票、银行理财相比,既相似又不同。

它们都是金融工具,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

而保险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它后面连接的,主要是健康市场、养老市场和理财市场。我们在医疗健康、退休养老、资产配置等领域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一、行业趋势

每个了解过保险行业的人,都会听到这么一句话:

“保险是未来三十年的朝阳行业,做保险就是做自己的企业家!”

这句话有一点点道理,但忽悠人的水分更大。毕竟全国万的保险代理人,真正在这个行业里留下来的,凤毛麟角,大都是被当做踏脚石罢了。

我们来客观地分析一下行业的状况。

1、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升高,医疗技术也迅速发展,治疗费用不断升高。

那么,在“花钱买命”的时候,花谁的钱买命,就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可以自己承担这笔费用,也可以转嫁出去,那么高杠杆的保障类保险,就成为了很多聪明人分散风险的选择。

同时,在社会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明显,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大家都渐渐感受到了自己未来的养老压力。

靠天靠地靠儿女,全都不如靠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规划好自己未来的现金流?

保险就成为了其中一个答案。

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竞争愈发激烈之外,互联网巨头们携流量之威,也在不断攻城略地。

蚂蚁保险、腾讯微保、京东鼎鼎、水滴保险,这些名字背后,都是响当当的巨头。

万亿级别的市场,谁会放过?

2、政策扶持

保险是国家经济的稳定器。

要养活14亿人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就个人生活领域而言,最直观的医疗和养老问题,仅靠社保基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开源: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减轻社保压力;

划拨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入市,提高资产收益率。

节流:打击医保套现,医院的治疗费用,国产药替代进口药;

实行药品“零差价”,政府统一谈判、带量采购,掐死中间环节;

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缓解养老压力,多交钱,晚领钱。

这确实是一个只会被监管、不会被打压的行业。

二、市场环境

忘了是谁,在谈到国外与国内的区别时,用了这么一句话:

“好山好水好寂寞,真脏真乱真精彩。”

简直是对保险行业的精准诠释。

1、活在过去

保险市场的第一阶段:“保险是什么?要不要买保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早期的营销人员享受了保险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拉起了几百人的队伍,成为了金字塔尖的掠食者。

产说会、创说会、拉人头、开门红,成为源源不断的财富之源。而在这个不断成功的环境中,从保险公司到业务人员,都形成了固化的循环,不断地刷啊刷啊,大浪淘沙。多少人被“年薪百万”的光环引诱至此,又被吞噬到只剩白骨。

别问,问就是“简单、听话、照做。”

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骗子、小骗子、小小骗子。也骗人,也被人骗,饕餮之后,落下这满屋狼藉。

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便捷,客户更加理性,对营销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后他们就惊恐地发现:“鸡蛋、大米、洗衣液不管用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接着招人吧,反正年纪大了,也不会别的,也干不了几天。我自死后,哪管你洪水滔天。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容易被人忽略:

“毛驴能够吃到胡萝卜,从来不是因为它会拉磨。摘下眼罩,卸下磨石,它可以找到装胡萝卜的筐。”

而做好保险,是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套路他们。

2、活在现在

保险市场的第二阶段:“要买什么保险?要找谁买保险?”

现在市场上主流客户更多是处于这个阶段,对保险有所了解,也认可它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我不喜欢身边的业务人员,对互联网保险也打一个问号,究竟该找谁买呢?

解决第二阶段的问题,就需要用第二阶段的办法:“成为咨询者,帮助客户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决策成本,寻找最优方案。”

咨询者至少具备两个要素:“够专业”和“够客观”。

“逛专卖店”和“逛百货商场”的决策成本是不一样的,进商场抬脚就进、没有心理负担;而进专卖店前你是要仔细想想的,还要逛好多家来作对比。

你这么想、客户这么想、每个人都这么想。可选择性越多,就越容易被信任。

在给客户提供专业价值前,先带给他安全感,是最重要的事。

3、活在未来

保险市场的第三阶段:“哪些问题要用保险来解决?哪些资产要用保险来配?”

很喜欢朋友说的一句话:“未来没有基金,没有股票,没有保险,只有财富管理。”

大家对钱袋子总是最关心的,未来会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助打理。

没有人能在流量上跑赢互联网,那我们的价值一定是在服务、而非产品上。

当客户找到你来做家庭资产的规划时,单单保险就不够用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从自己的行业思维中跳出来,了解不同的金融工具,去给客户做最合理的配置。

我自己最近也是一直在建议朋友们少买股票,可以买些基金。因为近期A股市场的风格变化很大,慢慢从散户主导偏向于机构主导,这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是件很危险的事。

在成熟的市场内搏杀的,更多是专业机构而非散户。干脆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而我们只需要判断谁值得信任就好。

产品不值钱,能解决问题的人才值钱。客户找到你,就够了。

三、个人发展

说一千道一万,如何用自己喜欢(至少能够)的方式挣到钱,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在我看来,在这个行业里,有三个发展阶段:

1、从销售者到咨询者

刚踏入这个行业的人,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我需要去学习产品,去学习话术,去给别人讲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去宣扬“爱与责任”。还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享受“个人业绩”和“团队利益”的两条腿走路。

然后就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

市场上卖保险的够多,都是各说各的好;

亲戚朋友的脸色没那么好看,一说做了保险,关系好像都冷了下来;

拉了几个朋友一起干保险,却天天为团队业绩发愁,还留不住人。

实际上呢,在被营销了这么多年之后,客户们很讨厌非常主动的销售者,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

而一个好的咨询者,就像一个好的红颜知己:

声甜活儿好不粘人。

需要她的时候,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需要的时候,她不会天天在你眼前晃荡。

完美。

2、从保险规划到理财规划

在客户数量线性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价值的指数级增长呢?

那就是细分需求,这时候一个客户就变成了一堆客户。

养老、教育、医疗、购物、理财,每一个需求点都对应一个服务点。

同时,你提供给客户的价值,也要去成倍地增长。否则,你就会失去他。

那么我们自己可以扩充的能力范围,就需要从“专业保险规划”扩展到“家庭财富规划”,从一名值得信赖的保险顾问,成长为一名值得信赖的财富顾问。

基金、股票、私募、信托、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房产等,都要有相关的行业知识,才能保证客户扔给你一笔钱,你能帮他去打理好。

这样的话,客户找到你,就不用担心他钱袋子的问题了。

3、超级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我们要清楚并接受这个事实。

想要给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除了自身的专业领域之外,还要清楚“连接”的价值,成为值得信赖的超级节点。

健康、教育、法律、金融、养老,我们要学会连接不同的资源板块,从中筛选出其他行业中值得信赖的人们,互惠互利,开放共赢。

未来,一定是以客户服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个行业、某家公司为中心。

成为连接者,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赢得更多的财富。

总而言之,产品不值钱,公司不值钱,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永远值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