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欲绊倒大象,遏制后来人,马云说我 [复制链接]

1#

导读:可否知道,几年前盛行的“校园贷”现象,让多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令多少幸福家庭,因偿还不起“巨额”债务,造成一个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现如今“超前消费”一词,似乎早已司空见惯,“月光族”变得越来越多,在付款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好些隐忧。人间烟火源于民生,它折射出每个家庭,正是这些个体,才构成了全社会。

文/金叶哥哥

纵观人类五千年文明史,透过书本,我们能见证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也看到了那些近代社会的民生。

以史为鉴,方能明智。

自西方“圈地运动”以来,“资本”开始向世界扩张,它颠覆传统,让类似于鲁班的“工匠精神”,演变成“听话的螺丝钉”和“不生锈的机器”。

尤其是现代“流水线”,把原本复杂的工程,分割成无数个小零件,让人来操作,只是想节省成本,由此取得更大利益罢了。

由于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缺乏自控力,在大环境影响下,多想着“提前消费”,而后又无力偿还。世界上究竟还有多少人,因为“欠钱”,逼自己走上绝路…

甘肃兰州的小丽,年年底,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急需用钱向一个网络小额平台借款。

借款三千元,到手只有,剩余元钱,被对方以“综合服务费”的名义而扣除了。按照约定14天后,小丽却要偿还元。

然而,到了还款那天,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称小丽还款失败,最终迫使小丽还款一万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小丽从网贷平台共借了80万元,实际到账40多万元,但各种费用算下来却要还万元。

越来越大的债务窟窿、没完没了的催收电话、短信,让小丽每天精神崩溃,几度试图自杀。

暂且不说金融界的“杠杆原理”,那个“阿里”公司的“贷款业务”,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年8月15日,20岁的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当家人发现他留下的遗书后,他的手机还不间断地收到威胁恐吓的催款短信;

他此前曾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已累计达13万余元,其中有一笔借款数额为元,一周后竟需还款1元。

年4月11日,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深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该女生借款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在某一家平台就累计借款共57万多元…

那些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每月拿到的报酬并不多,不止房贷、车贷,甚至,还有这些高额利息…

不论是企业家、老板、学生,亦或是工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都是人类。

在快节奏的时代下,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自控力”,况且,吃饭问题和理想比起来,自然是“活下去”更重要。

资本家用“钱生钱”,穷人伸手托起他们,“得利者”春风得意,却不曾低下头颅,看一看,还有很多可怜人。

73岁的老人,每天到工地上干活,只为病床上的儿子早日醒来,起早贪黑,毫无怨言。

他们本该安享晚年,这是命运的不幸,作为普通人,我们都会同情他,而那些“资本家”呢?

装作看不见,更忘记了初心。

类似于董明珠和曹德旺一类的企业家,他们从平民家庭而来,却更懂得关爱民生。

住在高楼,不能忘它的建设者,因为还有更多人买不起它;吃着水,不能忘挖井人,因为这是生命的根。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外风光无限,不能忘记本心,因为你手中的钱,源自于更多普通百姓。

本期话题:

在支付便捷的同时,至少还有9亿人,仍旧为生计发愁,你觉得,这值得同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系“金叶哥哥”原创发布,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