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同步阅读文似花海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三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同步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隧蜂门卫(节选)

法布尔

在洞口站岗放哨看门守屋的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岁大。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是现在正在忙着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们的妈妈,是现在还是幼虫的隧蜂们的外婆。

三年前,当它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现在,它的卵巢已经萎缩,它该休息了。不,“休息”一词在此运用不当。它还在干活儿,它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它已经不能再生儿育女,便当上了看门人。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谨慎多疑的山羊羔从门缝望出去,对狼说道:“让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开门。”隧蜂外婆同样谨慎多疑,它也要对来者说:“让我瞧瞧你的隧蜂黄爪子,不然就不让你进来。”如果被认为并非自家人,谁也甭想进得洞来。

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蚂蚁路过洞穴附近。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它很想知道洞底下为何有蜜的甜香味飘上来。隧蜂看门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说:“滚开,不然要你的命!”通常,这种威吓的动作就足够了。蚂蚁见状赶紧走开。如果它赖着不走,隧蜂看门人便会飞出洞来,向那大胆狂徒扑过去,推搡它,驱赶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继续站岗放哨。

(选自《昆虫记》中国文联出版社)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____________)

(2)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蚂蚁是个厚颜无耻的亡命徒。

蜜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隧蜂在为这个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现在()

A.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

B.它为自己家人开门关门,把陌生人拒之门外。

C.它在忙着采集花粉。

4.隧蜂看门人在遇到侵犯者时,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它还不走,就会______,______,______它,______它。把它赶跑之后,隧蜂看门人便立刻______________,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

5.隧蜂这一生都作了哪些贡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沙漠地区,植物很稀少,它们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便长成了与众不同的奇怪相貌。

号称“无叶树”的梭梭,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已经退化得像鳞片一样裹在树枝上,主要靠绿色的树枝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仙人掌把叶子变成了刺,怪柳干脆没有叶子。

在风沙侵袭、沙丘流动的地区,还常常可以看到沙丘上生长着花儿鲜红的红柳树,为沙漠增添了生气。风卷流沙压埋它一次,它就又迅速地生长一层,始终傲立在沙丘之上,把沙丘踩在脚下。

沙漠里还有一种高大的胡杨树,它不怕沙漠里的盐碱,因为它本身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厂,把对植物有害的盐碱,变成可以蒸馒头、做糕点和洗衣服的“胡杨碱”。只要在树干上划上一刀,它就会淌下像眼泪一样的胡汤碱来。

不过,沙漠中的植物尽管样子不同,性格各异,但也有其共性。比如,为了吸取沙土深层的水分以维持生命,沙漠植物都有特别发达的根系。有些沙漠植物的主根可以达到20多米深。再如,沙漠植物大都长成“根深但叶不茂”的怪样子——这是它们适应沙漠气候环境的结果。

1.号称“无叶树”的梭梭,叶子退化得像鳞片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A.它原本就没有叶子。

B.它的叶子裹在树枝上。

C.它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减少水分的蒸发。

D.它要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短文第5自然段把胡杨树说成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厂”,是因为什么?()

A.它长得非常高大。

B.它不怕沙漠里的盐碱。

C.它的树干上会淌下像眼泪一样的胡杨碱。

D.它能把对植物有害的盐碱,变成可以蒸馒头、做糕点和洗衣服的“胡杨碱”。

3.沙漠中的植物都有特别发达的根系,这是因为什么?()

A.沙漠土质比较松软,植物容易长根。

B.沙漠植物枝叶不茂,营养都集中在根上。

C.沙漠植物如果根系不发达,就会被风吹走。

D.沙漠植物需要吸取沙土深层的水分以维持生命。

4.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沙漠中的植物都长着很小的叶子。

B.沙漠中的植物虽然很少,但它们枝繁叶茂。

C.沙漠中的植物长成与众不同的奇怪相貌,是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

D.沙漠中的植物种类很少,只有梭梭、仙人掌、怪柳、红柳、胡杨树。

5.如果要给这篇短文加上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奇怪的植物B.沙漠中的植物

C.沙漠植物的本领D.我喜欢的沙漠植物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哟——嗨哟”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滑头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摆)在路边。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喊)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便(扑趴)了上去,一口(叼拿)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动词。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埋怨—()责备—()简单—()

3.一开始,大青虫被拖动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大青虫被公鸡抢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说“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请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劝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风水昆虫昆虫3.C4.媒人这样写让昆虫的作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让语言生动有趣。5.长出艳丽的花冠、散发香气、准备花蜜。

二、1.精疲力竭厚颜无耻2.示例:勤劳的采蜜工。3.B4.脖子一扭飞出洞扑过去推搡驱赶回到哨位站岗放哨5.示例:它是这个住宅的建造者,它单枪匹马地拼命干活儿,累得精疲力竭。它生儿育女。它为自己家人守门,把陌生者拒之门外。

三、1.C2.D3.D4.C5.B

四、1.甩引扑叼

2.抱怨指责容易

3.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蚂蚁们开始争吵,把大青虫甩在路边

4.示例:我们每只蚂蚁都要出一份力,汇聚在一起才是巨大的力量,单靠任何一只蚂蚁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5.众人拾柴火焰高,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